越来越多的狼兵突破了清军的封锁冲了进来,双方近距离的冲杀在一起。
一时间,惨叫声,咒骂声此起彼伏,血雨纷飞,杀得难解难分。
一方面是因为两支军队都是精锐,另一方面是因为战斗主要集中在缺口的这一块区域,地方狭小,不利于大兵力展开。
所以双方直接交战的兵力,随着狼兵的不断涌入,相差不大。
狭路相逢勇者胜,但双方皆是勇者,广西兵本就是最好的兵种之一,他们为战斗而生,再强大的对手,都很难让他们望而却步。
而对清军来说,盛京是他们最后的荣耀,盛京若在他们手上有失,他们将是大清的千古罪人,所以他们无路可退。
双方都有一往无前,永不后退的理由,所以一时间杀得难解难分。
但是,随着城垣上清军援军的加入,居高临下的对狼兵侧后发起攻击,顿时对狼兵非常的不利。
此时双方已经绞杀在了一起,唐宁也不敢派人用迫击炮轰击,否则容易伤到自己人。
而机枪也无法打击到躲在女墙后面的清军。
眼见着形势对狼兵越来越不利,狼兵的伤亡越来越大,唐宁神色微沉,终于是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这一天,浮桥虽然铺设成功了,但是进攻还是以失败告终,倒不是狼兵不够英勇,还是敌人占据着不小的地利优势。
攻城战本就是最难打的战役之一,想一战就攻下清廷的陪都,也不太现实,所以唐宁也没怎么气馁。
退兵后,唐宁第一时间下令再建造出一批攻城云梯,准备第二天的进攻。 守城的清军也没有一味的等着新军进攻,他们调集来一批火箭,在城垣上进行抛射,射到浮桥上,想将浮桥烧毁。
虽然浮桥的桥面上中了一支支火箭,但火箭头上的火球还不足以迅速的将厚实的木板点燃。
何况狼兵在铺设木板前,还特意将木板放入护城河中浸湿了,一是为了木板吸水后更加坚固,二是为了防止火烧。
用火箭烧不了,清军干脆直接派人提着火油出来,准备倒在浮桥上,将桥烧掉。
但是,他们刚一出来没走多远,就被新军的机枪给突突了,然后狼狈的放弃行动。
知道清军一定会拿浮桥作为主要攻击目标之一,所以唐宁早就派出一队士兵去守桥。
万一好不容易铺设好的浮桥被清军偷偷摸摸给烧了,那真会让人吐血。
果然,清军并没有死心,晚上趁着黑夜想故技重施,被守桥的新军士兵发现,一梭子子弹过去,桥没有烧着,反而将自己引火***了。
翌日,又是新的一天,不用唐宁去刻意鼓动,狼兵的士气并没有因为昨天的失败而气馁,依然精神饱满。
唐宁依然派狼兵打头阵,不过这次他改变了策略,分两种方式同时攻城。
一队继续从缺口处向城内进攻,另一队则用云梯去向城墙发起攻击,以防像昨天一般,让城垣上的守军可以腾出手来居高临下的攻击。
向缺口处进攻的狼兵先一步行动,他们迅速的通过浮桥,然后从缺口冲击过去,又与守军凶狠的厮杀在了一起。
负责攻上城墙的第二队狼兵抬着云梯冲过护城河,然后将一架架云梯搭上城墙,开始攀登攻城。
城墙上的守军不得不专心应对通过云梯向城墙上攀爬的狼兵,大大的减轻了从缺口处攻入的狼兵的压力。
但是,攻城的狼兵付出的代价可不小,在攀爬的过程中,他们几乎只能被动的承受守军的各种攻击,箭矢、滚木、开水甚至是热油等等,守军无所不用其及。
唐宁一直观察着激烈的战斗,在看到从缺口中攻入的狼兵依然久攻不下时,急令三千白杆兵前去支援。
白杆兵在秦拱明的命令下,立即应令,早已经准备好的三千人迅速的冲了出去。
通过浮桥后,从缺口给予狼兵支援。
白杆兵本就是依照当地的特有地形打造的一支特殊兵种,适合各种复杂地形的作战,凶悍程度丝毫不亚于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