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同了,他要将目标改成湖广,湖广实力雄厚,兵力有二十余万。
其中十余万是归降新军的原大顺军,另外还有湖广总督何腾蛟八万兵力。
新军还不知道,何腾蛟已经暗中归向北方的弘光帝了,双方已经取得联系,到时候大西军进军湖广时,里应外合将归降新军的十多万顺军灭掉。
张献忠自然知道何腾蛟与顺军之间的矛盾,当初,顺军是先投靠的他何腾蛟。
结果,在唐宁打败阿济格,攻下应天府后,顺军迅速的改头换面,被新军招揽了。
这种事情,不管发生在谁身上,肯定是颜面无光的。
更何况,何腾蛟也是弘光政权时的大臣,受湖广总督,此际弘光帝再重登帝位,复归也无可厚非。
只要顺利拿下湖广,再到应天府就通达了很多,只要江北的多铎等各部清军拖住新军,他张献忠的大西军就可以势如破竹的直逼南直隶。
他不怕多铎等清军不尽力,只要满清敢耍花样,他张献忠就敢再迅速的退回四川,到时候看谁更吃亏。
顺利抵达南直隶之后,方国安、王之仁等人也会起兵响应,到时候以巨大的兵力优势拿下应天府城应该不是难事。
届时,他张献忠就可以坐拥江南半壁江山,而不是窝在四川。
在四川即便称帝了,那也和蜀王的名头差不多,如果夺了半壁江山,那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才是真正的帝王。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弘光朝老臣都愿意再复归弘光帝,比如秦良玉,就明确的拒绝了弘光帝的要求。
此番进军湖广,要小心防范石柱的秦良玉。
本以为秦良玉的白杆兵被唐宁抽调走了会有机可趁,趁唐宁远征辽东,将石柱这颗眼中钉给拔掉。
结果没想到,偷鸡不着蚀把米,几次进攻石柱,都惨败而归。
因为石柱在多处重要位置修筑了暗堡,里面布置新军的神兵,有多少人都冲不过去。
无奈之下,只能熄了攻占石柱的心思,此番出川进击湖广,也只能绕过石柱,但是要防止白杆兵出石柱袭击侧后。
所以,还是要派重兵严密监视之。
正因为如此,张献忠才不敢怠慢,他要调集大西军主力东征,以雷霆万钧之势取得胜利,以免夜长梦多。
对他东进意图最为支持的,自然是长子孙可望,所以张献忠很多大事都与长子孙可望一起处理。
五月四日这天,一队大西军在成都府的主街两侧戒严,成百上千的大西军手持武器站在街道两旁,以防突然有百姓冲撞了他们的大西王。
张献忠和孙可望等一队将领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而过,在他们前面是一队开道的步兵,身后的是骑着战马的将领和亲卫。
再后面又是大队步兵紧随而行,浩浩荡荡,既体现了大西王的威严,又可以保障大西王及众将的安全。
街道两侧的百姓跪伏在地上,头都不敢抬,恭敬有嘉。
甚至为了表示对大西王的尊敬,街道两侧的居民都要来到街边迎接,如果发现有人在楼上,那可是大不敬。
毕竟皇帝可是高高在上的,怎能由平头百姓比自己更高一些呢。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临街的一间药铺的二楼,有一道微微开始的窗户缝隙,后面有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远方。
不时的,他还会用望远镜进行观察,直到他微一点头,然后转过身在身后一个微瘦青年耳旁低语了一会儿。
微瘦青年点点头,表示明白,然后立即上到三楼。
他来到三楼的一角,拿起墙边的一根棍子,有规律的向顶上的木板捅了几下。
随着吱呀一声,一块方形木板向上翻起,露出一个可供一人进入的方形入口。
原来这上面还有一个隐密的小阁楼,没有楼梯,所以需要用到梯子,微瘦青年搬过一边早准备好的梯子,飞快的爬了上去。
“怎么样?”看到微瘦青年上来,一个声音问道,原来这个小阁楼并不是空的,里面还有着另外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