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军火库闯大明_作者:加勒比海贼王(529)

2019-12-02 加勒比海贼王

    直此,衮布知道,自己已经失败了。

    现在,要么向大明承认失败并归顺,要么北逃不里牙惕。

    但此时的不里牙惕正在受北方罗刹国的入侵,交战了十多年了,日子很艰难,率残兵逃到不里牙惕也少不了与强大的罗刹国拼个你死我活。

    至于向罗刹国投降,衮布从未考虑过,蒙古人普遍不太喜欢北方的罗刹国,与其投降罗刹国,还不如归顺大明。

    毕竟,蒙古各部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曾经的蒙古帝国也是在中原生活过的。

    最终,衮布和车辰汗部首领硕垒商量之后,决定率领两部向大明投降。

    终于,花了四个多月时间,大明将喀尔喀部征服,将偌大的喀尔喀并入大明疆域中。

    另一个好消息是,在大明征讨喀尔喀时,处于大明西南的和硕特汗国表明了归顺之意。

    其实,和硕特汗国建立还不到十年,是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于崇祯十五年的1642年建立的。

    而固始汗在皇太极时期的1635年就向大清表明了归顺之意。

    固始汗之所以主动归顺清廷,其实是一种远交近攻的策略。

    当时的漠西蒙古有四部,分别是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

    其中和硕特部还是四部盟主,而漠西蒙古正受到两面的威胁,西北受罗刹国的侵略,东面又被强大的喀尔喀部进攻。

    身为盟主的固始汗主动归顺清廷,也就代表了漠西蒙古向清廷归顺,可以联合清廷对强敌喀尔喀部进行压制,从而保护漠西蒙古。

    在清廷入主中原之后,和硕特部在固始汗的率领下,也建立起了和硕特汗国,清廷的疆土直接与和硕特汗国接壤。

    固始汗与漠西蒙古各部首领二十余人向清廷表贡,确认了主权关系,漠西蒙古包括和硕特汗国、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纳入大清版图。

    可是没想到,世事无常,蒸蒸日上的大清突然急转直下,一路丢失江南,然后又被赶出中原,直到被大明灭亡并收编。

    原本,漠西蒙古与大清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反而与大明的关系有些疏远。

    在大清被灭之后,固始汗率领的漠西蒙古各部与大明的关系就很微妙,所以他们没有及时的表明立场,只是密切的关注着大明的一举一动。

    他眼看着科尔沁部、巴尔虎部直接归顺,东西土默特经过短暂的反抗后也被收服,察哈尔部被明军击溃并被明军占领。

    随后,明军与漠西蒙古的大敌喀尔喀部交战,强大的喀尔喀部在明军面前,也没能讨到任何好处,只能节节败退。

    直此,固始汗清晰的认识到了大明的强大,不再是崇祯时期那副腐败不堪的模样,大清的败亡不是偶然,是大明已经真正的焕然一新了。

    知道大明在收服喀尔喀部之后,必然会对漠西蒙古下手的固始汗,立即与其他各部首领商讨漠西蒙古的未来,最终,几乎都赞同主动归顺大明。

    而也在他们明确表示归顺大明之后不久,喀尔喀部也被大明征服。    和硕特汗国的主要属地,就是原大明的乌思藏、朵颜、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由于崇祯时期内乱,大明对乌思藏一带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形同虚设直至撤消。

    而漠西蒙古的其他三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部则主要在大明西北的大片疆域。

    随着漠西蒙古的全部归顺,大明现在已经恢复了元朝时期九成以上的领土,超过了大明最强盛时期的疆域面积。

    不战而让漠西蒙古全部回归,唐宁自然是大为欣喜,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

    正史中,和硕特汗国还算老实,直到被崛起的准噶尔汗国灭亡。

    当时的清廷之所以让准噶尔汗国趁势崛起,主要原因还是控制力不够。

    再加上当时的清廷面临着三藩内乱,随后又是罗刹国的入侵,根本无暇顾及西北地区。

    从而让噶尔丹将西北广大地区统一,建立了准噶尔汗国,成为了清廷的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