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醉亦歌亦山河_作者:蕉下醉梦(180)

  一曲廊凌于湖上,通往湖心的小筑。

  “搞得这么风雅……”常歌看着这窗外颇有情致的景色,想起自己和卜醒在益州凑合过的军营。

  常歌赏过湖景,这才从窗外景致中收了眼神,目光落在门口的一大片竹简书籍帛书之上。这书籍堆得有如小山一般,挡得他几乎无处可走。

  “怎么这样乱!”常歌叹道。祝政并非杂乱无章之人,反之,还对整洁要求颇高。

  他随手捡起了几本,想帮着归置到书架上,却发现书架上尽是满的。

  “不是书架上的?”常歌心下生疑,随手翻了翻——

  这几本,俱是滇南和蛊毒书册。他心中触动,仔细地在书籍堆中翻找,发现每一本俱是滇南与蛊毒相关,看起来似乎都大略地翻过,因翻得仓促,方才一片狼藉。

  ——是因我所中的冰魂蛊毒和燧焰蛊毒么……

  常歌默默低了头,为着曾经有那么一瞬怀疑过祝政而深感愧疚。他叹了口气,将手上书籍轻轻置于书堆之上。

  他抬头,却被书架后隐约透出的画像吸引了目光[1]。

  常歌只隐约望见了红色。他站起身,绕开地上的书堆,走过几列书架,当看清这幅画之时,心中触动。

  画上是他。是少时的他。

  画上的常歌一袭张扬的红衣。画中少年以红飘带束着高高的马尾,以白飘带束起广袖,正露着白皙的小臂,挽弓。

  这是他太学时的模样。常歌品着这幅画卷,心中思索:祝政缘何会记得?还绘成了画卷?

  他陡然明了,蓦然回首。

  想见他。

  想见他、想问他。

  以及……想吻他。

  这个念头在常歌心中刚刚泛起,就烧红了他的耳根。常歌不敢再待在这间书斋之中,推门便走了出去。

  门外换了一位侍童,约莫十六七岁的年纪,模样倒是生得清秀沉静。他得体地行了一礼,说道:“吾乃景云。请常将军用膳。”

  *

  景云带着他至偏殿用了膳,圆桌上摆着一溜饭食,家常、却尽是他爱吃的。

  常歌久未见到祝政,问道:“你家先生呢?”

  景云答道:“先生有事,让将军先吃。”

  常歌问:“他可吃了?”

  景云答道:“先生怕将军忧心,已先用过了。”

  常歌听着这回答,颇有些闷闷不乐。要常歌自己跑去看画,自己却先跑去用膳了。

  不过,须臾时候,常歌已将这点烦闷抛之脑后。他几日未曾好好吃过,这顿合他胃口的饭食倒是吃的有滋有味,回味悠长。

  饭毕,景云像是极懂他的心思一般,又引着常歌去沐浴。

  归心旧居沐浴之处,居然是一汪假山温泉。常歌泡进去的时候,深感上当。祝政在荆州究竟过得什么神仙日子,还在他面前装可怜。

  益州军营之中沐浴极冷,全然是凑合着洗,和他这般仰头劲松低头暖泉的恣意生活,全然不同。想来,这三年,他才是过的可怜的那个。

  浴毕,常歌草草更了衣。

  他本以为,会着的是祝政的旧衣,做好了有些偏大的准备,谁料这红衫上身竟不大不小,恰巧合身,就像是特意为他备着的一般。

  常歌笼了外袍,系好了腰间束带,着了配套的革带,这才迈出暖泉。

  暖泉惬意,他开心地泡了许久,出来之时已是夜色笼罩时分。

  门外等候之人又换了一位看着面目淡漠的侍童,他行了一礼,唤道:“先生请常将军至内室。”

  *

  跟着这位叫做博衍的颇有书卷气的侍童,又是一番七拐八拐。常歌陡然发现,似乎回到了之前来到的书斋竹林前。

  “这不是先生的书斋么?”常歌问道。

  博衍回首行礼,解释道:“是。但先生不在此处,还请将军绕过竹林,往湖心小筑面见先生。”

  言毕,他指了方向,居然停了脚步,不再引着常歌行走。

  “又是自己去?”常歌问道。

  博衍点头认同。

  来归心旧居的首日,祝政神龙见首不见尾,一群小侍童引着常歌团团转,直闹得他颇有些情绪。

  常歌顺着博衍所指的方向,怒气冲冲地走过去。

  他倒要看看,祝政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

  夜暮低垂,天际挂着些宁静的沉星。

  曲径通幽,竹林至湖边,戛然而止,只留一曲廊直通湖心。

  廊上沿途点着莲灯,一路灯火被江风吹得烁动不已。廊下挂着一溜青铜风铃,送来阵阵泠泠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