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相公_作者:瓜子和茶(222)

2019-12-12 瓜子和茶

    李诫大大咧咧地揽着他的肩膀,不由分说往回拽他,“不行,三爷开席前就说了,今儿个不论职位高低,不论身份尊卑,敞开了喝,敞开了吃,就图个高兴!”

    潘知府官职最大,他一走,人们就跟着往回走。

    却听有人凉凉说道:“李大人这么着急往回走,是怕让你作诗做不出来,在众位同僚和孔先生面前丢丑吧!放心,我们都知道大人不识字,没念过书,不会难为大人的。请大人只管站旁边看着就好。”

    气氛顿时一滞。

    李诫停住脚,慢慢转过身来。

    发难的是杨通判,和温家也算拐着弯的亲家。

    通判虽只是六品官,但有监察官吏之权,可直接上奏皇上,一般人也不敢小瞧了他,哪怕是潘知府,平日也会给他三分面子。

    然而李诫不是一般人。

    他嘻嘻笑着,对杨通判的讥讽之言毫不在意,“老杨啊,你说你胡子一大把,是挺老的了,可也没到耳聋眼瞎的地步。我李诫是识字不多,可我也在拜师求学啊,喏,刚才酒席上,三爷还夸我长进了,没准能考下个秀才!合着你光顾喝酒没听到?”

    杨通判冷笑道,“你拜师求学?笑话!谁人肯收李大人当徒弟?怕不是哪个阿谀奉承的小人吧!”

    李诫还未答话,便听有人从旁答道:“我!”

    杨通判循声望去,正与孔大儒冷冰冰的目光对上,“真没想到,我在杨大人眼中,竟是如此不堪之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丛榕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风似乎停了那么一下。

    起先还笑的人,脸上的笑似乎被寒风冻住了,显得颇为古怪。

    他们看看泰然自若的孔大儒,又扭着僵硬地脖子看看嬉皮笑脸的李诫。

    孔大儒是当世屈指可数的名士,无数人想投在他门下,其中既有清贫人家的孩子,也不乏世家大族的子弟,但孔大儒都没有答应。

    他拒绝的话无一例外——没有眼缘!

    说白了就是不想收徒而已。

    因严惩挂名田、扣押举人书生,李诫几乎成了读书人口中的酷吏,他何德何能,怎么就得了孔大儒的眼缘?

    在场之人均是百思不得其解。

    杨通判的脸一下子褪去血色,变得又黄又青,半晌,才迟钝地说道:“无意冒犯孔先生,多有得罪,请您见谅。”

    孔大儒背着手,两眼望天,压根不理睬他。

    杨通判嘴唇嚅动了几下,没有再说话,只悄悄退在人群后面。

    温钧竹脸色更是不好看。

    凭着李诫的聪明劲儿,加上孔大儒的点拨,用不了多久,必有所成。

    谁也不能再取笑他不识字、没读过书。

    尽管温钧竹不愿意承认,但他无法否认,自己较之李诫,优势正一个个地消失。

    现今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便是自己良好的出身。

    这让他觉得很不甘心,看到李诫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这种不甘心到达了极致。

    但温钧竹毕竟沉稳了许多,他一拱手笑道:“恭喜孔先生喜得高徒,恭喜李大人拜得名师,这种喜事应该早说,让我们也多敬二位几杯酒,聊表祝贺之意。走,咱们回去接着吃酒。”

    李诫倍觉诧异,这位探花郎一直热衷于给自己拆台,如今竟递梯子过来,太不符合这位的脾气,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太阳却是照常从东边升起!

    只见温钧竹环视一圈,讶然问道:“李大人,齐王殿下在哪里?我看到你们一起离席,方向就是朝这里来的,怎的不见殿下的踪影?”

    李诫心里咯噔一声,暗骂这酸儒忒多事。

    既不走,就闹大点动静,给三爷提个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