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_作者:王不过霸(1068)

2019-12-16 王不过霸

    牧场的话,虽然也在南方高过些养殖,不过当时养的大都是家禽,只需要一个围栏,喂食的槽还有鸡笼、鸭笼或是鱼塘就可以了,但在这边,蓄养的就换成了牛羊乃至战马,南方的那一套在这边可不适用,得有牛圈、羊圈、马圈,还得保证有大量的牧草供牲口吃。

    胡人逐水草而居,一般都是因为一个地方的水草根本不足以养活这些牧民,所以只能不断的迁徙,寻找水草丰茂的地方。

    但是否可以通过重地的方式,来种曹?

    此外秋收之后的谷物剩下的秸秆之类的东西是否能够当做饲料,就如同当时刘毅的渔桑循环一般,动物的粪便拿来做肥料,同时用谷物的副产品作为动物的食物,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能够蓄养的上限又是多少?来年还能不能继续这样的循环,这些都是刘毅要考虑的,这三百人就是刘毅准备经营一座农牧场的实验者,人数也够了,不过刘毅还需要一些农耕经验丰富的人来帮自己。

    这样的人才,在汉朝是最容易找到的,作为农耕社会,经验丰富的农夫,别说其他地方,就是这军队里,也很容易就能够找到。

    次日一早,刘毅找齐了人手开始带着那些购买来的奴隶开垦田地,刘毅又在新军之中,挑选了一批人雇佣过来跟自己一起搭建农场和牧场的建筑,此外刘毅还想做个风车,这西北大地上,常年有风,只是并不固定,要如水流那样利用肯定不现实,但进行一些简单的转化,让生活便利一些却也不难。

    足足一个月的时间,三百人的更低被开垦出来,同时还有巨大的牧场,刘毅的预计中,是按照千人规模来圈地进行改造的,按照计划,这一大片地方,要能够让千人至少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第一年成功还不算,要第二年还能成功的话,这样的模式就可以在整个西凉乃至河套地区展开,一步步吸纳和收编一些匈奴的小部落,当然,这些也只是最开始的计划,能否成功,眼下还不好下结论,得靠时间来验证。    “他们还在调兵?”关平来到虎牢关的时候,时间已经进入四月,双方的斥候每天都会发生交锋,战死者也有,但不多,都在试探截断,关平这段时间一直在想尽一切办法巩固洛阳周边的防御,毕竟若论兵力的话,大汉肯定是处于劣势的。

    刘毅当初将周怀留在洛阳,也是为了能及时将洛阳一带的防御给做起来。

    “不错。”周仓来到关平身边,点头道:“但那徐晃似乎并无出兵之意。”

    如今关羽升任大将军,也担心关平一个人稳不住局面,所以将周仓留下来辅佐关平,在关羽身边呆了这么多年,基本的统兵之术,周仓还是没问题的,毕竟关羽老了,周仓也不再年轻,继续当个勇将,关羽也不忍,是以将周仓调给关平,升任越骑校尉。

    关平默默地来到城头,放眼望去,虎牢关前的地势尽入眼底,这里距离荥阳足有七十余里,自然是看不到的,但他也察觉到了,那徐晃恐怕未必是真想打,或者说魏军的目标不在河洛,但即便如此,关平也不能掉以轻心,用刘毅的话来说,哪怕有千分之一的可能也要做出百分之三百的准备。

    这也是一直以来,关平征战很少出错的原因,他知道自己没有父亲那样的天赋,无论怎样的兵种,落在关羽的手中,都能发挥出战力,包括从未接触过的水兵,关羽依旧能够带着打仗,而且不输那些有着多年水战经验的将领。

    天赋不够,小心来凑,战场上,不输就是赢,当然,对于这句话来说,关平至今理解的还不是太透彻。

    “最近可有司空的消息?”想到这个,关平突然有些好奇,刘毅这次总督西凉,对付的也是匈奴,不知道对付这样的对手,刘毅会采取怎样的行动?

    “听元俭说,司空在廉县往北,顺着河道建了三十多座大营,上百座高台,同时还在廉县以西开始建造大量的农牧场,方圆十几里才一座,组织人手耕作或是放牧,其他的不是太清楚,听说还有其他动作。”周仓想了想道:“听人说最近廉县有模有样的,不知是否是真的。”

    “司空在的地方,自然不会太差。”关平忍不住笑道,这段时日他在四周奔走,对于朝廷那边的消息所知不多,不过这的确像是刘毅的风格,攻入河套的可能性不大,但匈奴人想要跨河打过来却也不容易:“若有机会,倒是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