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东吴与大汉联合抗击魏朝,而到如今,情况却反过来了,吴魏联合,来抗击大汉,这已经不是双方第一次联手,但这一次,孙权却谨慎的多,并没有贸然答应,毕竟这无论哪一方赢,东吴都看不到希望,最好的结果,其实是汉魏两家两败俱伤,东吴才有机会北上。
同时,大汉这边,这些时日来都在为伐魏之事讨论,基本上,刘毅和庞统作为两路元帅是没有争议的,庞统自不必说,当年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这些年来,庞统在军事之上展露出来的能力足以服众。
至于刘毅……最主要还是求稳,毕竟刘毅挂帅,结果那是能看到的,你别指望刘毅能有多惊才绝艳的表现,而且花费也肯定比庞统大,但至少可以保证不输。
三十万大军,是大汉开国以来最强的阵容,但打仗这种事,没人敢说稳赢的,所以刘毅就是此番出兵的底线,庞统那边能赢自然最好,若出了岔子,刘毅这边至少能够兜个底,不至于败的太惨。
况且以如今大汉的军力还有装备来说,想输的太惨也是件难事。
阵容方面,刘毅这边有老将魏延,邓艾、姜维,三人之外,则是这些年来大汉培养出来的一批将领。
而庞统帐下,则是刘诚、关平、关兴、张苞、赵广、吴班、廖化、张翼、霍戈等数十员将领,以老将居多,还有文聘、陈到配合。
显然,大汉这一次的主攻方式中原,对于中原时志在必得的,将领阵容方面,要比刘毅这边强很多,刘毅这边出了魏延、邓艾、姜维之外,也就只剩下当年在云南收服的猛将鄂焕以及马超之子马秋,庞德之子庞会算是比较优秀的,其余的,都是一些生面孔,多是太子刘璿以及其他人送来的族中子弟或是亲近将领,人数也不少,但质量上,刘毅有种想跟庞统换的感觉。
“司空,这也太次了吧?”魏延坐在刘毅身边,看着这些名单,有些哭笑不得的道:“这郤礼不是那郤正之子么?他来这里有何用?”
刘毅摸索着下巴,看着这阵容就知道,大汉这一次对于冀州其实是没什么想法的,拿下中原,并州应该是主力,至于刘毅帐下这些人,多是过来混个功勋,同时吸引魏军主力,为庞统打掩护!
“哪有次?”刘毅合上竹简,递给一旁的诸葛乔笑道:“打仗靠的可不只是将领的本事,也得靠合作,再次也能打胜仗,不过我现在比较关心的是,这些人能否听话,令行禁止!”
这年月军队出征,没有什么先进的通讯设备,所以对于军队的纪律性要求其实是很高的,而这些将领又是军队的传声筒,这些人若是没办法做到令行禁止的话,一万两万还行,十几万大军,刘毅可真带不动。
“难说。”魏延叹了口气,摇头道:“不少都是长安纨绔,司空久不在朝不知道,这些小子可皮着呢,我看得下重手。”
“必要时也得下,走,先去看看我们的将领,有多难带吧,你去通知他们,明日辰时集结,迟到者,就不用来了。”刘毅道。
“喏!” 按照大汉的规矩,朝廷下了诏书出兵,各部将领必须在出征之前抵达军营,刘毅这次手下的将领中,有一大半是关系户,多半背景不俗,所以并未立刻前去军营报到,而是回了各自家中。
兰池新军已经在灞桥集结,刘毅带着魏延、邓艾、姜维以及诸葛乔、庞宏先一步赶到军营,一来让众人熟悉军务,二来么,刘毅想看看这些人的军纪如何。
毕竟刘毅可不是什么新人,威势足够,就算战场上名声不是太好,但在大汉境内,刘毅的威名足以震慑三军。
这种情况下,若还有人敢违抗军令的话,就别怪刘毅心狠了,这种大仗,军纪可是第一要素。
次日天色微明之际,灞桥外,五万蓝池新兵集结成五个万人方阵,纵横列队,整齐划一,站在点将台上看过去,对于有强迫症的人来说,这种阵型是非常舒服的。
汉军新兵入蓝池训练,除了日常的兵器训练之外,最重要的训练就是列阵训练,不只是眼前的方阵,圆阵、雁行阵、长蛇阵等常见的阵列都得熟悉,看起来,似乎只是阵列练习,但长期训练之下,军纪自然也就培养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