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匠神_作者:王不过霸(344)

2019-12-16 王不过霸

    “先生所做之词,却是颇有风格。”马谡念到此处,忍不住哦笑道。

    “事先已经说过,若是不喜,毅便不献丑了。”刘毅其实心中也有些忐忑,这宋词放到汉朝,也不知道能否得到认可?

    “在下妄言,先生继续。”马谡微笑着摇了摇头,低头继续念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刘毅笔锋一收,看着这上阙,脑子里却在仔细回想着原文。

    “此诗似有未尽之感。”马谡看了半晌,随即看向刘毅道。

    刘毅点点头,再度蘸了墨汁。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词……”一些经学大家此刻也围上来,皱眉看着刘毅的诗作,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评判,说不好吧,但给人的感觉却颇有意境,尤其是下半阙,道尽了悲欢离合,就意境来说,乃是上佳之作,但若说好,与当下的文风却是格格不入,真如旁人所说那般,自成一派。

    “好词!”一旁观看的庞统却是第一个拍掌笑道:“虽说不似乐府,但也从未有人规定过诗词该是如何的。”

    刘毅微笑着对庞统点了点头,这种人有些任性,也可以说是真性情,他若说好,那便是真的内心里认同。

    “看来,是亮多虑了。”诸葛亮见众人围着诗作品评,微笑道。

    “那首咏月是你作的?”刘毅古怪的看向诸葛亮。

    “随笔之作,亮并不擅长此道。”诸葛亮也没否认,微笑道。

    “没想到你说的竟是实言?”刘毅打量着诸葛亮笑道,诸葛亮也有不擅长的,还真是难得啊。    一首水调歌头渐渐在将军府中传播开来,要说惊艳全场自然是不可能的,毕竟这词与当下流行的主流风格格格不入,在许多人眼中,这首诗很怪,文风怪,按说算不上什么好词,但偏偏给人的感觉却颇有几分难言的意境。

    这个时候,所谓名士之间的高下也就能一目了然了,大多数人都觉得这词不好,或是根本就人云亦云,也只有真正对诗词有着深入研究的人,能够体会到这诗词之中的意境,选择了沉默。

    对于诗才之名,刘毅不怎么上心,争议就争议吧,自己又不靠这个吃饭,而且在这个年代,自己所知道的大部分词,跟这个时代的风格都是有着不小差异的。

    不过倒是没人再来从这方面来为难他了,这一关也算过去了,不过宴会的气氛才刚刚到了高潮,刘表文治荆襄十余年,也养成了荆襄之地文风鼎盛的风格,却又不似后世宋朝那般抑武崇文。

    想想也不难理解,这等乱世,若荆襄之地真的抑武崇文的话,恐怕别等曹操,江东打过来怕是都挡不住。

    对刘毅来说,这宴会算是结束了,黄忠和魏延纷纷过来跟刘毅叙旧,喝了些酒之后,又被刘备招过来,对于刘毅,刘备如今是越发看重,能造奇物,能批量生产兵器装备,还能带兵打仗,治理地方也有些手段,算不上最顶尖的那种,但这种面面俱到的全能型选手却是最适合独当一面的。

    夜风微凉,吹散了几分酒意,正厅中的欢宴之声还在继续,几点灯火下,刘毅与诸葛亮并肩走在将军府的庭院之中,看着那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诸葛亮扭头看向刘毅:“听说新城建设已经到了尾声?”

    “说不准,秋收已过,就看今年能否招够万人吧,这今年荆州农桑大兴,我也算是功臣吧。”刘毅摇了摇头,这几个月来虽有储备,但一想到入冬后那每日百万的开支,心情就有些抑郁,如今因为渔乡的事情,整个荆襄之地,农桑养殖大兴,对整个荆州来说无疑是好事,但渔乡的生意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明天得好好跟刘备商量商量这事儿,看能不能给他捐出一个亿来。

    诸葛亮是何等人,刘毅一开口,诸葛亮就知道刘毅想说什么,摇头叹息道:“伯渊有所不知啊,虽然今年税赋颇丰,但主公刚刚在荆襄之地立稳脚跟,招募兵马、囤积粮草,修缮城池,兴修水利,这方方面面都要钱,福库之中余钱不丰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