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是他在思索推广纸质书籍时想到的,既然如今不适合推广,倒不如借着书院的由头先做起来,等日后时局稳定了,完全掌控了话语权,再将这些东西全面推广出去。
诸葛亮闻言点点头道:“如今我军正是立业之时,军中许多将领确实对家中子弟疏于管教,如此做法,却也合适,我已与主公商议过此事,确实可行,只是那新城之中的书院……”
看向刘毅,目光中带着几分问询,刘毅做的东西,不会是表面那般简单,对此诸葛亮也有些期待。
刘毅默默地点点头,他明白诸葛亮的意思,问问风水如何吗,简单来说,是否有学习方面的增益能力。
“如此甚好。”诸葛亮点点头,他现在还没有后代,也可以让其他人来试试成效。
如今考虑这个事情其实有些太早,毕竟关羽、张飞这些老一辈将领还是春秋鼎盛之时,年轻一辈中的关平、刘封、魏延这些人也都开始崭露头角,如今的刘备,正是麾下人才最为鼎盛的时候,但诸葛亮觉得刘毅这个长远打算也没错,连他自都不确定这三分天下的格局,最后是否能够如他隆中对之中所言一般,成功兴复汉室。
“宴会已经结束。”诸葛亮看着远处开始往外走的士人,对着刘毅道:“伯渊随我来。”
“何事?”刘毅愕然道。
“主公相招!” 喧嚣的人群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当刘毅和诸葛亮在此回到厅堂之中的时候,只有将军府的仆役、婢女在收拾那些残羹剩饭,见到两人过来,纷纷行礼。
刘备并没有留在这里等他们,诸葛亮带着刘毅径直穿堂而过,来到后堂时,庞统、关羽、马良、陈到、糜竺、简雍、孙乾已经在后堂之中各自落座,这些人,算是刘备如今的核心骨干,刘毅能够进来,显然也是被刘备倚为心腹。
见礼过后,刘毅对着诸葛亮示意了一下,诸葛亮点点头,看向众人道:“自赤壁之战后,我军占得荆州五郡之地已有年余,赖伯渊之助,这一年来,荆州境内农桑畜牧大兴,钱粮广盛,到如今,我军已练有精兵七万之众,此番召集诸位前来,却是与诸位商议我军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从这些事情上来说,刘毅对刘备的帮助不可谓不大,南郡拿下,虽然江东多有不忿,至今还在为这件事情扯皮,但按照当初的约定,这荆襄之地,两家谁打下就是谁的,刘备如今还将江夏割让出去,在道义上,是站得住脚的。
而渔乡兴盛带来的财富暂且不说,带动荆州各处豪族争相效仿,还有曲辕犁、新式播种机的推广,这一年来,荆州在经济上的发展让刘备的底气充实了不少,天工坊那边就算没有刘毅雇佣的人手,锻造出来的兵器也比一般兵器要强出不少,最重要的是效率快,省钱。
毕竟按照刘毅那种雇佣的方法,给一些精锐锻造兵器还行,扩张到全军的话就有些不值当了。
如今的刘备,可说是兵精粮足,虽然没打算立刻出兵,但此时无论刘备还是这些麾下文武都觉得可以开始为下一步计划做准备了。
筹措粮草,囤积兵马,然后就是进军西川了。
这个核心会议刘毅没怎么发言,毕竟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个高智商人才在这里,专业也对口,根本用不到他发言,刘备倒是期待刘毅能够有所表现,对此,刘毅也只能表示呵呵了。
他的水平,也就能欺负欺负韩玄这类的,真的大事上的决策,如果不知道历史的话,他也就能说说三分天下,具体如何实施,刘毅可想不出来。
如今刘备兵精粮足,按照诸葛亮等人的分析,若只是攻打西川的话,是够了,但却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就是用什么名义来打?虽然说只是个幌子,但没有这个幌子,道义上站不住脚跟,不但给了其他诸侯攻讦的借口,而且蜀中百姓也不会接受,师出有名这是困扰刘备的大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时机了,曹操如今忙于内部问题,而且还有关中马超、韩遂这些刺头没有处理,暂时可以放下不管,但江东的态度却不能不重视。
毕竟在不久前,孙权曾想要借道攻打西川,却被刘备义正言辞的回绝了,如今天下姓刘的诸侯就剩下这两支了,而且人家刘璋也没招惹你,你凭什么打,当时刘备更是直接带着关羽拦在长江两岸,堵着孙权的水路,孙权无奈,只能放弃了借道攻打的打算,再加上后来周瑜也挂了,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