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都眼下之势,城中那些士人或有他念,然刘璋此人,恐怕已无心再战,何诈有之?”庞统摇头笑道。
“受降如受敌,小心一些总是好的,明日受降之时,当令翼德与坦之先入城缴械,占据要地。”刘毅思索道:“主公,还有你以及一众文武身边,也需有足够护卫才行。”
“你不去?”庞统意外的看着刘毅道。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若那刘璋或是蜀中士人心怀不轨,生出混乱可不好收拾,我为诸位准备庆功宴吧。”刘毅微笑道。
“伯渊。”庞统回头,认真的打量着刘毅。
“何事?”刘毅看着庞统。
“我观你有长寿之相!”庞统很认真的道。
“你何时懂得看相了?”刘毅惊讶道,这不是诸葛亮的特长吗?庞统也会?
“并非看相,实乃伯渊伯渊行事作风,便是想要短命也很难。”庞统微笑道。
可不是吗,打仗的时候从不往城墙上站,不管什么事儿,先考虑安全问题,平日里再烦心的事情,都能找到人帮自己解决,除了喜欢研究他的专业之外,几乎很少去操心其他事情,这样的人,若不能长寿那才奇怪。
“呵呵~”刘毅回了一个呵呵,聊天就此中断。
次日,刘毅担心的乱局并未出现,刘璋亲赍印绶、文籍,亲切的与简雍同车出行,与刘备交接投降,也没有什么折辱之事,反而是上演了一出尽弃前嫌的戏码,这感人的一幕,刘毅是没有看到,不过这次受降却是相当成功,刘璋的势力交接十分稳定,刘备之事花了半月时间,成都便基本接手完毕…… 建安十九年九月末,蜀中之战随着刘璋出城献降,刘备正式入主益州而结束,但天下并未因此而安定,汉中,曹操与蜀军的战斗还在继续,随着刘毅的离开,房陵一带的曹仁在猛攻关城未果之后,率军先攻锡县,同时长安方向,曹操更是亲临前线指挥战争。
刘封与曹仁打了三场,一胜一负一平,不过刘封手中兵马不足,三战之后,兵力捉襟见肘,只能固守城池以及关卡,曹仁趁机绕道直击房陵,想要先将房陵攻占,而后再先拿下上庸,再打刘封,就算不能攻入汉中,这汉中西面的门户,也必须对曹军敞开着。
孟达提前得到了消息,在曹仁与刘封苦斗之际,先一步回到房陵做防御工事,曹仁借此机会攻破关城,挡了曹仁一年有余的关城,至此总算是被曹仁拿下,房陵虽然未失,但门户已经被曹仁打开,房陵、锡县皆暴露在曹仁的攻击范围之内。
孟达和刘封无奈之下,只得向汉中告急,请求援助。
只是当初刘备离开时留下的五万蜀军,一年多征战下来,兵力已然不足三万,还要分守各处,一时间也抽调不出多少兵马来支援刘封、孟达,魏延前线吃紧都不知道从哪调兵,只能让阎圃传书给蜀中,请刘备出兵解决汉中之事。
刘备得到消息,当即便想亲自率军前往汉中,会一会曹操这个老对手。
如今的刘备可是财大气粗,原本手中的汉中军加上沿途收服的蜀军,便有六万大军,加上张飞来援的两万兵马便是八万大军,刘璋投降,成都的三万蜀军自然也落入刘备手中,加上巴郡、犍为投降的兵力,如今刘备手中,可以聚起十五万大军,丝毫不惧曹操,更别说蜀地地势险要,先天上,刘备就占据着地利优势。
“如今益州初定,主公不可轻离。”刚刚随刘璋一起投降的黄权皱眉道。
虽说当初是极力反对刘备入川的头号人物,但如今刘璋自己投降了,作为臣子,他的忠诚已然尽到,而且,一开始,黄权已经有了辞官之心,刘备入成都之后闭门不出,刘备亲自登门相请,黄权感其诚意,方才答应出仕。
既然决定效忠刘备,自然要为刘备考虑。
眼下刘备初占益州,虽然局势已然稳定,但若刘备此刻离开,蜀地难免出现叛乱,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蜀地虽然富庶,但在刘璋父子手中,叛乱却是时有发生,更何况刘备作为新主,在蜀中根基不稳,一旦贸然离开,这刚刚公婆的蜀地,恐怕就得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