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李严看了张飞一眼,笑问道:“不知还有一路又是走何处?”
十五万大军分配出去了,但这次刘备在汉中集结了足足二十万人马,还有五万显然便是最后一路了,这一刻,不少身份足够的将领都一脸期待的看向诸葛亮。
“正确的说,还有两路!”诸葛亮微笑道:“一路,走上庸,出武关,直取弘农,攻占潼关与函谷关,断敌后路,由伯渊出任主将,关平、刘封、孟达以及庞德为副将。”
刘毅出列,来到刘备案前,接过刘备递来的兵符,虽然对于出兵作战并不是太喜欢,但他不败将军的名号在这里放着,刘备不可能不用他。
“兵力有限,伯渊这里,只有三万人马可调!”诸葛亮看向刘毅,歉意道。
不是还有五万吗?就算扣掉了子午谷那一路,也该给自己四万吧?这诸葛亮不会给自己玩儿克扣的套路吧?
“此外,还有一路,由魏延统领,一万兵马,随时待命。”诸葛亮看向一脸抑郁的魏延,淡然道,子午谷之事,暂时不急,等各方打起来,曹军主力都被调出之时,才是魏延偷袭长安的最佳时机。
“末将领命!”魏延闻言大喜,连忙踏前一步,躬身领命,又跑去刘备那里领了将令,退回班列。
“丞相,不知还有一万,用作何用?”李严掩住心中的失落,询问道。
“还有一万,自成一军,由正方统领,负责后勤道路的保障以及随时支援各方!”诸葛亮微笑道,李严也是刘备麾下难得的人才,只是如今刘备麾下人才济济,李严在这些人之中,并不算太出彩。
“喏!”李严有些失望,但还是恭恭敬敬的领命退后。
分兵已毕,当下刘备命众将各自去整合自己兵马,明日誓师出征,庞统算是此番行军的随军军师,诸葛亮则陪刘备坐镇后方,居中调度,同时选择最合适的时机,将魏延放出去,奇袭长安,刘毅当年费尽心思建造的子午道,如今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出兵期间,未免消息走漏,令曹魏事先得知我军消息,各处关卡封锁,未得朝廷诏令,任何人或是其门下都不得擅自出关,一经发现,以叛国罪论处!”诸葛亮合上竹简,对着众人严肃道:“此战关乎我大汉气数,望诸公能够勠力同行,匡扶汉室!”
“臣等领命!”群臣躬身一礼。
刘备这才站起来,虽然已经老迈,但此刻站起来尤给人一股卧虎起身的感觉,双目严肃的看向群臣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此战,朕希望诸位能够同心同德,共扶汉室!”
“喏!” 刘毅的三万大军驻扎在上庸,他这次的任务是潼关以及函谷关两关,截断曹军支援的同时,也要挡住关中一带曹军的退路,所以时机上的选择很重要,而且攻城也要快,两座关卡,相隔三百七十里左右,还要在短时间内攻下来,若不能及时攻下来,就算是失败。
三万兵马,人数不多,倒是也适合偷袭。
散朝之后,刘毅一边往外走,一边思索着这次该如何出兵,选择怎样的时机。
“伯渊准备如何打啊?”庞统得了主力军师之职,颇有些自得,来到刘毅身边拍着刘毅的肩膀道。
“没想好,这潼关与函谷关相聚三百七十里,从上庸去武关还得先到南阳,这个倒是不耽误事,但要攻克一关容易,短时间内攻克两关可就不是那般容易了,这先攻哪个好像都不对,我这是一支孤军啊!”刘毅摇了摇头,叹息道。
“你啊,等上些时日再动兵,到时候,弘农一带的兵马,恐怕都会被调往关中了,你到时在率军杀出,这两处虽是雄关,但此刻算是在曹魏腹地,防备当不是太严密。”庞统笑道。
“所以这个时机选择颇为重要。”刘毅点头笑道:“放心,我有分寸,打仗这么多年了,若遇上强将或许不行,但只是两个无名之辈的话,还有些信心。”
庞统点点头,正想说话,却突然听李严在后方开口:“恭喜墨侯。”
“哟,正方啊!”刘毅看向李严,微笑道:“此番后勤方面还需正方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