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娇娥_作者:李息隐(164)

2019-12-19 李息隐

    淑妃倒还好,面色算是和悦的。但皇上就不一样了,沉着张脸就质问太子:“朕寻思着东宫里也没几个姬妾,怎么还能闹成这样?郭昭训是淑妃的侄女,也是朕亲自点入东宫去的,你再不喜欢,也不能糟践!”

    太子磊落,忙抱手说:“儿臣没有。”

    “还没有?”皇上生气,狠狠拍了下龙案,“你自己瞧瞧现在宫里传的,都成什么样了?连朕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你说没有?”

    看了眼淑妃,皇上又连着问:“朕问你,太子妃何故昨夜彻夜不归?”

    太子如实道:“太子妃近日来都跟着母后学习打理后宫一应事宜,着实辛劳。儿臣心疼,故而求了母后开恩,让她回娘家小住了一日。母后仁厚,答应了儿臣的请求,故而太子妃昨夜不在东宫。”

    皇上冷哼:“你们母子如今倒是母慈子孝,一家亲亲热热的。难道你忘了,你小的时候是谁养的你?”

    太子偏没提淑妃,只说:“自然是天家养育的儿臣,儿臣定不会忘父母之恩。”

    皇上又看了眼淑妃,见她失落的垂了脑袋,皇上倒是越发气了。

    “你荒唐!忘恩负义!”皇上斥责太子,“虽说吃的是天家口粮,穿的是天家衣裳,可若是没有淑妃尽职尽责照看你,你能好好的长到今日?朕平时怎么教你的,太子太傅又是怎么教你的?太子,你如今倒是越发叫朕失望。”

    太子说:“淑妃娘娘于儿臣有几年的抚育之恩,儿臣心中自然一直记得。正因为一直心中牢记淑妃的恩情,所以,那日围场狩猎,儿臣才会不顾生死本能的舍命去救淑妃。”

    太子一提猎场上的事儿,皇上倒是一时答不上话来。

    要说太子对淑妃不好,却也没有,他不

    过就是近年来不太常去长春宫了。但一旦淑妃有危险,他还是会拼死去救。

    皇上有些词穷理亏,一时倒说不上什么话来。

    淑妃从中调和道:“皇上您别生气了,其实不是多大的事儿,倒不值当您气着龙体。太子是储君,东宫的一宫之主,珑儿既去了东宫,就是东宫的人了。太子怎么做,皇上和臣妾其实都管不着的。”

    皇上哼道:“东宫也是朕的东宫,朕还没老!”

    “是是是,皇上说的是。好了,您别气了。”淑妃亲自拍皇上胸口帮他顺气。

    太子看了淑妃一眼,开了口道:“郭昭训有害儿臣之心,儿臣这才动了怒。如若不然,就凭她是淑妃侄女的身份,儿臣自然也会善待着。”

    “什么意思?”皇上问。    太子倒没先说郭昭训于汤羹中下了下作的药一事, 只一撩袍角跪了下来。皇上见太子行如此大礼,倒是震惊住了, 不由便扭头看向一旁的淑妃。

    淑妃此刻心中也是什么都不知道, 压根不晓得太子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她此刻心中七上八下的, 也有些慌,总觉得太子在明处她在暗处,她怕自己会一个不小心便落入太子圈套中。

    但既然太子说了这样的话,想来不是疯话,是有依据的。所以,淑妃便十分关心问:“珑儿竟那般大胆?胆敢做对太子不利之事?”

    太子没回淑妃的话,只先扶手抱拳朝皇上请罪:“父皇, 儿臣有事隐瞒了父皇,有欺君之罪,还请父皇责罚儿臣。”

    “欺君之罪?”皇上就更是不明白了, “太子, 到底怎么回事?你把话说清楚一些。”

    太子这才如实说道:“儿臣只跟父皇提过,之所以流落民间一年才回京, 是因为中了一种奇毒。此毒厉害, 能麻痹人的神经,让人失去记忆忘记往事。”

    “对,你说过。”皇上肯定他的话,“然后呢?”

    太子说:“其实当时儿臣只说了一半,瞒了一半事实。此毒不但能叫人失去记忆,且解毒的方法也十分异类。欲想解此毒, 需女儿家处子之血,儿臣当时流落民间,娶了榆桐唐家的姑娘为妻,是唐家姑娘替朕解了毒。但从此之后,儿臣便也只能与一人同床共枕。”

    “父皇若是不信,可以问淑妃娘娘。”太子说的好好的,偏特意提了淑妃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