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长子_作者:邈邈一黍(39)

2019-12-24 邈邈一黍

    魏大伯母送了布料和首饰,布料深色浅色都有,既有魏时能用的,也有白姨娘可以用的,首饰就全都是白姨娘用的了。

    说实在的,一个姨娘,不能穿戴隆重,可也不能太过寒酸,不知道的还以为他魏家没有银钱了呢。

    老太太这边出手比谁都大方,人家直接拿银锭,整整五百两,阔绰极了。

    自家人就已经收了这么多礼,很是抚慰了魏时内心的郁闷,接下来还要宴请客人,不过人情往来都是知州府的,魏时实在不好意思收礼,至于嫡姐那边,拿了东西,他也怕烧手。

    知州府大摆筵席的时候,燕县那边才刚刚收到信件,魏时昔日的先生和同窗,自是为这个弟子/同窗高兴,知县府却是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下人们小心翼翼,谁也不敢高声说话,更不敢出什么差错,唯恐惹着夫人。

    李氏抱着体弱的儿子,心情实在不太爽快,她可没有收到庶子的来信,是老爷兴冲冲的跑过来跟她报喜。

    这算哪门子的喜事儿,她亲生的儿子十天一大病,三天一小病,她都已经不敢想让儿子日后读书了,只要能好好的活着,安安稳稳的活着,留下个后代,她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白姨娘生的庶长子呢,十二岁的秀才,哪怕顶着一个庶出的名头,也不会让人小瞧了去,长房那边儿对魏时又是爱护有加,甚至连女婿家里,也都看好这个庶子。

    她的手伸不到柳州城去,老爷是指望不上的,女儿已经完全被婆家拿捏住了,如今能靠着的也就只有娘家了。    李氏倒是没想着让娘家阻挠魏时科举,长房那边都不会同意,真要硬顶起来,兄长那边未必会愿意为了她得罪长房。

    她想做的是让魏家早早的分家,把该属于她儿子的东西留下,不至于被庶子占了去,至于长房那边儿,愿意扶持魏时,那就让他们扶持去。

    反正分了家,白姨娘也是要跟在这边的,魏时哪怕日后显赫了,也仍旧被拿捏着,若是混不出什么名头来,也不能在家产上使心眼。

    李氏在娘家那边是唯一的嫡女,嫁给魏仁也是下嫁,从来都是依着自个儿的脾气来,要说动心眼儿,对她来说是没必要的。

    如今,也算是破了例了。

    当务之急,不只是把家分了,而且是不能留给魏时多少东西,反正她的嫁妆一分都不会给魏时,至于公中的东西,二八分,嫡子占八分,庶子占两分。

    还有白姨娘,必须得接回来,不能放在长房那边。

    李氏一封信,写了撕,撕了写,花了两天的功夫,才把这信给寄出去。

    燕县离京城远着呢,又不是派下人专门去送一封信,靠驿站传送,这书信一来一回得小半年,且还有的等呢。

    李氏素来是个没什么耐心的人,在没收到消息之前,脾气确实不怎么好,魏仁几乎是不怎么回后院了,没有白姨娘的那朵解语花不说,夫人一点就炸,他宁可在前院一个人睡,也不想回后院。

    ——

    魏定一直都知道自家堂弟颇有天分,否则也不会在十二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而且差一点儿就是小三元了。

    但在算学上,他才知道自家堂弟的天分绝对不能用‘颇有’这两个字来形容,简直是太有天分了。

    明明是刚接触算学的人,就算以前翻过算学的书,可从来都没人教导过呀,他知道堂弟的启蒙先生是个秀才,肯定不会在学堂上教人算学。

    所以,现在应该是堂弟刚刚开始学习算学,结果太打击人了,他好歹也学了三年了,两三天的功夫,都被堂弟在算学上全面压制了。

    当哥哥的有苦难言,还好堂弟在律学上的天分没这么惊天动地,不然的话,他都需要调整心态了。

    魏定已经算是心态好的了,堂弟虽然比他小了九岁,可在背诵方面,堂弟的底子夯的要实。

    杂文、策论也不输他,诗赋就不太好比较了,如果在限定时间内做一首诗,那他做出来的诗大都要比堂弟强,但是如果不限定时间的话,那他的诗跟堂弟的诗,谁的水平更高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