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罗昭云还有很多事情,必须依靠财力和人脉来推动,需要他继续拼搏前进。只有站得位置高了,见识的国事政局多了,才能通过自己的真实接触,来判断这些历史人物,跟那些史书上记载的人物和事迹,是否属实,有几分的可信度?
他打开包裹,找出一件缎绫衫,配合着挺拔的身材,虽然脸颊还没有完全成熟,但也有几分俊秀的外表,华贵衣服和装饰一衬,更显得丰姿如玉,神采奕奕。
当黄昏来临,驻所掌灯的时候,周罗睺已经坐车经此,带上了罗昭云,再度前行几百米,经过了这片东宫长林兵驻防区,又穿过一块葱郁的园林地,才来到了东宫的主建筑群前,这里才是太子及妃嫔家眷的住所。
东宫位于宫城的东边而得名,历来都是太子的居所,简直就是小型、简版的王宫。
如果从正南过来,要经过重光门、长林门,如果从东面过来,则经延义门,这道东宫门与长乐坊、大宁坊之间夹的大街正对。
东宫的行宫门外,两台石狮盘踞在大门左右,门口站立着数十位长矛手,陪着腰刀,一个个身体笔直,魁梧威猛,寻常百姓一看就得心惊胆颤,府邸墙外十步一岗,环绕一周宫墙,甚至在府邸几个大墙角落都设有瞭望塔,上面站在岗哨俯视府邸,防守严密。
周罗睺离着正门口还有十米的时候,就提前下车了,不敢坐车或策骑大摇大摆过太子门口,这是大不敬了。
周府的驾车掌鞭和侍卫们,轻车熟路,在周将军和罗昭云下车之后,直接去空地的一排栓马石前停留等候。
“走吧,我们进去!”周罗睺手持请柬,昂头挺胸地走向宫门府邸。
罗昭云深吸一口气,脸色坚毅,也跟了上去,既来之则安之,不管杨广是否一个残暴之人,自己都要应付下去。 夜幕降临,东宫太子府上灯火通明,府内府外,都有不少精锐侍卫站岗执勤,巡视院落。
罗昭云跟着周罗睺走入太子府内,首先是古朴厚重东宫府门,里面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大院子,地面由汉白玉石铺砌而成,行出三十步,就是三座石桥,桥下有流水潺潺,桥面平整宽阔,桥栏上端一只只小的雕刻狮像栩栩如生。
过了石桥,是三十六条石阶,正前面则是一座宏伟的东宫正殿,文华殿!
三层重檐相叠,庄严肃穆,气势恢宠,不论是厚重感,还是高度,都要压过东宫其它的建筑群。
这座大殿就是太子平时处理东宫事物,辅助陛下处理奏折的地方,东宫的官员每三日会来此开小朝会,向太子禀告事情,叙职开会的地方。
此时,桥面和石阶上都有人步行,蟒袍锦衣,头戴高冠,一身琳琅玉佩,华贵逼人,都是今晚要宴请的人,非富即贵,而且都是杨广派系的亲信。
这次宴会地点,并非设在大殿这种过于招摇的位置,而是选在了正殿后的主院的一座偏堂。
此处极为幽静,入月形拱门可见曲折游廊,直通偏堂,长廊上挂着一排红灯笼,非常喜庆,院内设有水榭,荷花满池,堂外还有一带粉垣,千百竿翠竹掩映其中,郁郁葱葱,风景极为秀丽清雅。
风吹过修竹,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曲廊内的红烛灯笼也在轻晃着,光晕摇曳。
罗昭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园林设计,极有讲究,藏风聚水,布景巧妙,令人心旷神怡,如诗如画。
由于离着宴会的正点还有半炷香的时间,所以太子未出现,这些宾客们也都随意一些,在三三两两地交谈着。
周罗睺走过去,有人抱拳,彼此打招呼,显然在一起共事,私下同属一个阵营,关系都非常熟络了。
罗昭云跟在周将军的身后几步处,余光四处打量这群人,几乎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心中好奇,这都是哪些历史人物呢,能被杨广请入府邸赴宴了,除了他这个穿越者,其它人估计在史书上都有些名气。
这座偏堂名为风雅堂,是太子杨勇当初与东宫一批学士舞文弄墨,赋诗宴饮的地方,四面都有木质的落地门窗,全部打开,四面来风,门楣处挂着素白绸缎罗帐,帐上遍绣洒珠银线花纹,风起绡动,香炉吐烟,彼此相配,很有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