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_作者:江左辰(552)

2019-12-26 江左辰

    ……

    杨玄感带兵向函谷关进发,途经弘农一带时候,弘农太守蔡王杨智积知叛军西图关中,使出激将法,派人在管路上写下不少横幅标语,罗列杨玄感的罪名,更是其中到城楼前大骂杨玄感为人臣而反君,大逆不道。

    “岂有此理,这个老匹夫,胆敢如此黑我杨家功勋,咒我父在天之灵,不杀此人,难消我心头之恨!”

    “杨将军,不可,进攻函谷关要紧,请加快进兵!”李密劝慰。

    韦福嗣眼神一动,在一旁说道:“杨将军,属下以为,这弘农城是杨家祖脉之地,城内不少杨族旁支子弟,而且还有充盈的粮仓,我军若是攻下,正好可以补充粮草的不足,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有了粮草和城池,不必担心鏖战了。”

    李密急忙喝道:“万万不可,杨将军,局势瞬息万变,目前前有雄关,后有追兵,几乎到了绝境,不可耽误了,必须早日拿下函谷关,不可途中再做耽搁!”

    “杨将军,属下认为,恰恰是这种时候,士气低沉,需要先打一场胜仗,来振奋人心,函谷关雄伟巍峨,一时难破,我军兵甲不足,粮草也不够了,若是能拿下弘农城,在里面补给一番,打开粮仓救济百姓,发动更多的人加入,兵力也能提升,装备也可以翻新,攻打函谷关事半功倍!”韦福嗣继续辩解,处处跟李密的观点相对。

    杨玄感皱起眉头,犹豫不决,因为听二人说的都有道理。

    “杨将军,真的不能再拖延了。”李密苦口婆心,看到杨玄感在犹豫,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韦福嗣拱手道:“杨将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弘农城唾手而得,就在眼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要是三军将士知道了我们粮草紧缺,军心将大受影响,尽快拿下一城,也好有立锥之地。”

    李密怒道:“荒唐,小小弘农,有什么可图的,攻下函谷关,拿下长安城,里面粮仓、百姓、兵甲、金银财宝,数之不尽,我们大业可成,韦舍人你这番阻挡义军前行,坏义军大事,是何居心?”

    “李密,你强词夺理,让义军这样没有回头路地去送死,又是何居心?”韦福嗣反驳。

    “够了!”杨玄感止住了二人的争论,心情烦躁,喝道:“都什么时候,你们还在争吵,好了,本将军心意已决,先攻克弘农,得到粮草,休整一下,顺便教训一下杨智积这老匹夫!”    杨玄感已经做出决定,要攻打弘农城了,适才李密和韦福嗣的争论,让他心烦意乱,一时难以判断出哪个更有利,因为都有道理,他一反感,加上看到桌案上那些辱骂杨家的横幅,顿时火上浇油,要先拿弘农城开刀。

    弘农本就是杨氏的兴起之地,族根所在,杨素的祖辈、杨坚的祖上,都是从这里走出。

    都说衣锦还乡,杨玄感带着义军路过自己的族地,却被蔡王杨智积如此辱骂,也觉得在乡亲面前,很丢面子。

    杨玄感吩咐史怀义、韩世谔、王伯当、杨恭道四人领兵,当日就率兵攻打弘农城的四面城门,决心速战速决,尽快拿下此城。

    但杨智积早有准备,城内聚集了最近的一支府兵,加上城内发动了许多壮丁,组成数万人马,坚守城池。

    他算是皇室血脉,杨智积的父亲杨整,与隋文帝杨坚是亲兄弟,也就是说,杨智积跟杨广有着同一个祖父,关系并不远。

    杨智积被封为蔡王,平时里很少过问朝政大事,但是喜欢结交朋友,而且很会做人,哪怕杨广这种反复无常的性格,猜忌心重,但是对于杨智积,却没有什么意见,既不热宠,也不冷对,可以说杨智积颇懂中庸之道。

    眼下义军经过,杨智积早就组织了兵力在此,要拖住杨玄感西进的步伐,保住大隋的江山社稷。

    “杀啊——”

    大军攻城了,杀声震天,箭矢如雨,继续上演这种残酷的攻城战。

    义军临时组建,装备不齐,许多人没有经过严格训练,面对如此惨烈厮杀,动辄就要身亡,有些胆怯了。

    主要是最近一段时间,他们义军战绩过少,走走停停,除了占据黎阳城外,根本没有攻克过什么大城,所以信心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