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昭云一边听着,一边沉思,对这个钟利瑄有些刮目相看了,他说的这些,很有道理,跟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熟读历史的罗昭云,自然知道陇右的重要性。
陇右一词最早出现汉末魏初,但溯其渊源,由陕甘界山的陇山而来;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山以西为陇右,古时也称陇西。
秦朝能统一六国,因为函谷关、黄河等天险阻挡了六国的进攻大军,增加攻秦的难度,另外,关陇地区的富饶土地,平稳环境,也给了秦朝统一的物质基础。
因为秦国祖辈几代秦王,先后平定了陇右西戎部落,使得自己大后方安稳,远远提供兵力和粮食,只有他攻击六国的方便,六国攻它难,加上君王励精图治,才有吞并六国的霸业。
汉朝兴起,也是从巴蜀、关陇出发,向东推进,在地利优势上,仍是效仿秦国。
大隋也是继承北周、西魏的地理优势,借此灭北齐、南陈等,路线也是惊人的一致。
哪怕唐朝能够在历史上吞并各路反王,跟他占据关陇和西京的位置也有巨大关系,因为中原腹地没有天险可守,平原开阔,各路势力相互攻击,没有人来攻击西京,才会平稳发展,有机会在一次次失利中,重新振作,最后消灭各地诸侯。
罗昭云只要占据西北十多郡,到时候就可以俯视关中,一直打到大兴城下去。
哪怕西京先被李渊等人占据了,他也并不畏惧,虽然李阀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归根到底,最终较量的还是实力,兵锋强弱。
当然,这些称王争霸耳朵想法,他不会跟外人道出,只是压在心里。
“钟先生,令兄可是岷山酋长钟利俗?”
钟利瑄心中一动,知道该来的问题终究要来了,点头道:“正是胞兄!”
罗昭云仍是不动声色,徐徐道来:“据我所知,他似乎投靠了薛举帐下,目前留守金城郡。”
钟利瑄硬着头皮道:“没错,兄长率领族人,本来在岷江上游的同昌郡一带居住,可是自吐蕃兴起之后,不断向吐谷浑、大隋进犯,岷山一带,已经被吐蕃人抢占了,朝廷由于混战连连,无心管理,所以当地羌人,有的投靠了吐蕃,有的投奔巴蜀郡、巴郡的酋长、府兵长官,寻求庇护,还有的投奔了金城郡薛举,扶风郡唐弼等反王势力,这也是一时的保命之法,为了族人生存而已,绝非故意要跟少帅为敌,只是当初少帅尚未来西北任职,否则,族人也不过去投靠西秦政权了。”
罗昭云听他说的如此直白,透露苦衷和无奈,也不好再恫吓一番了,开门见山道:“实不相瞒,本帅有意发兵金城郡,但不愿看到自己的将士和岷山羌族人,无谓地流血、牺牲,本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利益之争,可以兵不血刃地融合,到时候,西秦能给你们部落的保护,本帅能给的更多,而且,粮草、食盐、茶叶、生活商品方面,都可以给予帮助,让你们的族人重新划区域安定下来,成自管县,而不是一直寄人篱下,跟着西秦当弃子,你觉得如何?”
钟利瑄听完,顿时大喜,拱手道:“少帅乃是一诺千金的英雄人物,若是真能如此许诺,当是岷山羌部之福,我愿为说客,前往金城游说兄长,投诚少帅!” 罗昭云召见过钟利瑄后,初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使他说服镇守金城郡的兄长钟利俗,就可以得到两万多羌族人,依附他后,可以汲取更多少数部落投奔,使仁义之名远播,再打造一支胡族精锐,用于冲锋陷阵。
这个钟利瑄有些才能,如果此事办妥后,可以委以重任,派他回去岷山一带,策反更多的羌族人,投靠罗帅府的管辖区,为他日后掌控巴蜀之地做准备。
占据巴蜀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控制住西京的粮仓蜀道,二是可以顺着长江南下,为以后攻打萧梁政权、林士弘大楚政权,以及杜伏威、辅公拓的势力做部署。
总之,这是一盘很大的棋,天下苍生为棋子,与众多枭雄博弈。
夜已深,乌云滚动,遮住了星光和残月。
边戍之地的夜风,哪怕在深夏时节,夜里也感到有些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