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亲家被绑架了。”卫康小声道。
“半推半就罢了。”陆信含笑答道。
“还不是你家公子惹的祸?要是乖乖娶了崔家小姐,哪还有这一出?”卫康笑骂一声。
“你当以老令君的脸皮,我儿子娶了她孙女,就不会来这一出了?”陆信摇摇头,却是不信的。
“确实。”卫康不由笑道:“那只老狐狸,什么都干得出来。”
“看来,崔家已经彻底定下了方略,我们以后不用再抱幻想了。”陆信轻叹一声,他上次能和夏侯阀怼个平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百官以为,崔阀和陆阀已经结盟。现在老太师这手釜底抽薪一出,谁还看不出方向来?
“是啊,这下再想浑水摸鱼是不可能了。”卫康看看身边陆信,忽然生出些凄凉之感来。
……
果然,朝会一开始,夏侯阀一系的官员便倾巢出动,纷纷上书言说,四位皇子既已经加冠,应该按照祖制封王就藩了。
这么多人起哄架秧子,初始帝也不能装聋作哑,只好看一眼夏侯霸道:“老太师意下如何?”
“启禀陛下,皇子加冠后,便该出宫开府,封王就藩,这是历朝历代的规制。”夏侯霸瞥一眼陆信,又将目光定格在初始帝身上道:“从前,因为种种原因,诸位殿下加冠迁延日久。我中书省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而在冠礼后,本衙马上拟定了四位殿下的封号,希望可以将浪费的时间补回来。”
说完,他从袖中掏出奏本,也不先请陛下御览,便自顾自的当众念道:“拟封大皇子为蜀王;封二皇子为秦王,三皇子为雍王。四皇子为周王。不知陛下对老臣所拟意下如何?”
夏侯霸说话时,一双虎目半开半阖,像是盯着猎物一般看着初始帝,毫不掩饰咄咄逼人的架势。
初始帝料到夏侯霸会有反击,但没想到反击来的这么快,这么猛,这么绝!把大皇子封到蜀中去边缘化,却把三个外孙封在他的地盘上,他想搞什么?这是要跟自己掀桌子不成?
皇甫彧气炸了肺,偏又发作不得。因为夏侯霸明显是在挑衅,他要是中了招,还不知有什么后手在等着自己呢。
他只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陆信。 夏侯霸提议封大皇子为蜀王,二皇子为秦王,三皇子为雍王,四皇子为周王,自然是包藏祸心的。
秦、雍、周三王封地都在关中,而关中乃是夏侯霸的封地,还有三十万抵御胡虏的安西军,如今也被夏侯阀牢牢掌控在手中。三位殿下到了关中,自然就成了夏侯霸的筹码,日后议立太子时,皇帝若不让老太师的外孙为储君,安西军是断不会答应的。长安乃大玄西京,与洛都近在咫尺,届时三位殿下在几十万安西军的簇拥下东出潼关,转眼就能振动山河,让大玄易色!
而大皇子却被封到了僻远的蜀中,非但自此远离了洛都政治中心,而且直接在关中的威胁之下。一旦天下有变,夏侯霸便可派遣一支轻骑,直接杀去益州,便能将这位不成器的大殿下擒于马下。
老太师端得是好算计,但初始帝怎么可能答应呢?他要是答应了,还不如直接把位子让给老太师来的省心呢。
无奈之下,初始帝求助的看向了陆信。
陆信只好出班沉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哦,陆卿家不妨说说看?”初始帝忙道。
“以臣所见,中书省的方案大大不妥。”陆信冷眼看着夏侯霸道:“老太师议题四王并封,然后一起就藩,那京里岂不没了皇子留守?这是取乱之道!”
“一派胡言,陛下春秋正盛,陆尚书不要杞人忧天。”夏侯霸虽然已料到,陆信会用这法子来延缓皇子出京,但还是黑着脸道:“不把诸位殿下放出去历练一番,陛下如何能挑出贤能的太子人选?”
“老太师此言,更是取乱之道!”陆信硬邦邦的反驳道:“自古都是立长不立贤,何况诸位殿下?在京中同样可以历练的。”
“我看你这个礼部尚书,也真是草包的可以。”谢洵同样早就被夏侯霸暗授机宜,如果对方将话题转移到国本上,就由他来出面主攻。于是,谢洵马上跳出来帮着老太师硬怼陆信道:“要立也是立嫡长子,不是庶长子!这都搞不清楚,你还好意思大言不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