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乡间都是要严格按照二月县试,四月府试,六月院试,一层层递进考的。
方宴的话是想鞭策一下学子,没想到有几人如同泄了气的气球,唉声叹气起来。
方宴见状,赶紧给他们打气道:“各位学子别灰心,只要将夫子所教内容学精,一定能过的。过了的我有奖励哦。”
“什么奖励?”
方宴卖了个关子,邪魅一笑:“暂时保密,考过了就知道了。”
大家又打起精神开始背书,有些默背,有些大声朗诵,有些互相背诵。书院里难得看到这幅光景,也许是受氛围的影响,就连一向喊着来书院只是来玩的几个贵公子,也好好的在那树下背着书。
晚书也不敢怠慢,此次考不过所有进度都跟不上,离报仇就更遥远了。她每日只睡两个时辰,其余时间几乎均用来看书了。
半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这日正在教舍背书的晚书和其他几个同窗,被通知赶紧到书院门口迎接李大人。
一个同窗被打扰,不解问道:“不是说明日辰时左右才到的吗?”
报信的是个学长,都已经转身准备走了,听见这问声又回头说道:“原以为李大人要在山下住一宿的,谁知竟直接上了敬亭山。”
末了又补充一句,“你们几位快着些,见到其他学子也让他们一并过去,我还要去知会其他人,就先走了。”
晚书和几位同窗收好书,出了教舍往书院门口去了。
今日才二十二,离考试还有七八日,不知这主考官早早来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目的。
晚书也不往深处想,只希望不是来找茬的。
很快通往门口的道路上就挤满了人,三三两两浩浩荡荡的往外走去,山长和几位夫子早已在门口等候,只要有学生过去便整齐的两列排开,给中间留下一条马车能过的路来。
晚书和王臻、许子艺、陆宁一块站在左边队列的中间,和别人一样张望着李大人的车马。
约莫过了半柱香的时间,只见一堆人马过来了,前面是四个带刀的侍卫,中间有两顶轿子,前面一顶有八个人抬,后面的轿子小一些,四个人抬。
再往后看去,是一辆豪华的马车,两匹马并驾齐驱,不知拉了些什么,马背上已经溢出了汗珠。
再后面跟了三十六个带刀侍卫,还有一群捕快跟在最后面,时不时的往四周扫视,观察着周边的动静,深怕冒出个刺客啥的。
轿子还没到门前,侍卫疾步跑过轿子站到了晚书他们前面,将整条路给围了起来。
晚书看着她前面站的胖子,不耐烦的给了他后背好几道白眼。高就算了,还这么胖,把自己的所有视线都挡住了。
王臻看到晚书垫着脚后跟,勾着头看,忙伸手扯了扯他袖子,又指指自己,示意和晚书换位置。
晚书明白,往后挪了一步便成功的和王臻换了位。两人脚步轻,配合得也好,迅速便调换了位置以至于也没人看到。
很快,两顶轿撵先后落地了,只见后面轿子走出的是徐州知府,姓刘名岐,约莫四十来岁,任徐州知府不过两三年光景。
他下轿后,疾步走到第一顶轿撵前,躬身道:“李大人,到了。”
李大人这才慢慢下了轿,看着远方走过来的山长等人。
山长在轿撵落地时,便往前迎了过来,待到李大人和刘知府跟前,作揖行礼道:“长亭书院周某率书院夫子和各位学子恭迎李大人和刘大人。”
李大人也抱拳回礼,道:“山长不必多礼,今日提前到来给各位添麻烦了。”
山长道:“刘大人说哪里的话……快请进。”
说着便往旁边让开了路,让李大人和刘知府先走。
李大人也不客气,径直往前走了,刘知府和山长跟在李大人左右后方,给他们介绍着书院的规模和布局。
刘知府以前就来过,可这李大人却是头一回来,对书院满是好奇,这个被先皇一直称颂的学府到底是不是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