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讲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问自己,反思自己才能让自己知道自己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从而改正缺点,提高自身素质。
《论语》又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问他人,三人中,你会的他不会,他会的我不会,应该学习别人优秀的东西,不懂就问,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
……
有了思路,婉淑很快便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她唰唰唰在宣纸上借由《论语》的内容,写下自己的观点。
等洋洋洒洒的写完了,才将笔放下。监考的夫子走过来看细细看了一遍,直摇头。
婉淑本来对自己的这长篇大论甚是满意,当看到夫子的动作后,心里闪过一万个念头,看着自己的大作直发愣。
难道自己猜错了题意,没答到点上?难道自己观点太新奇,这古人接受不了?
很快三个时辰过去了,婉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交了卷,心情沉重的走出了考场。 晚书出了考场,到了三人约定的地方,远远的便看到陆宁等在那了。
“梁兄答得如何?”陆宁一见面就问道。
晚书摇摇头,面露苦涩,又反问陆宁考得如何?
陆宁也摇摇头,表示没答好,“不知王兄答得如何?他可是我们三人中最放松的一位。”
说话间,王臻也来了,果然都是一见面便问考试之事。
看着晚书和陆宁脸色不对,王臻也没敢信心十足的说自己答得不错,只说一切皆等结果出来。
晚书看他神色如常,一脸轻松,想来是没问题了。可惜了自己费那么大周折,却没想到是这么个结果。
三人拿上自己的官籍,签完字便到书院的后山凉亭去了。那有给考试学子准备了糕点、茶果之类的吃食。
现在已过了午时,好多学子还留下等着看榜,有些觉得没希望的考完就直接离开书院了。
陆宁和晚书虽没有信心,可是看王臻是必定上得了榜的,索性一并等着看看,万一自己也上榜了呢。
晚书本来饿极,这会咀嚼着糕点却只觉得索然无味,夫子的叹息声和一脸无奈的表情始终回荡在脑海里。
“梁兄也别太着急了,这不还没放榜吗?左右也不过两个时辰就知晓结果了。还是先垫垫肚子,免得一会结果没出来,人先饿晕了。”王臻看晚书一脸忧心,忍不住劝道。
“是呀,你看我也答得不好,还不是照样吃、照样喝。大不了三年后咱们再来。”陆宁也跟着劝道。
晚书心想,自己时间宝贵,三年时间多生变故,万一还没等她见到程实,便被程实发现派人害了呢。
“我自问答得不错,有理有据,可就是想不明白监考夫子那个眼神的意思?”晚书想了想憋不住,把自己所答说了出来,还有当时的情况。
“梁兄,你莫不是在诓我。你所答的可比我妙多了,你这文章要是不上榜,那恐怕今日也没几人上得了榜了。”晚书话音刚落,王臻便惊讶的开口道。
本来只将心中的苦闷倾诉出来,谁曾想却得到了王臻和陆宁的肯定。
王臻一惊一乍,引得旁边落座的人纷纷朝三人这边看了过来。
还有几人上前打听三人答得如何,晚书又照实说了一遍,众人连连称赞。可待晚书又说了夫子那事,众人便脸色暗了。
其中一个庆州来的学子还说道:“听说今年严格,想不到要求竟这般高。”
原本一脸轻松的王臻听了这些话后,心里也开始慌了,梁兄如此好的文章都被夫子否决了,那自己岂不是更没希望了。
一时间,三三五五的人群都在谈论着今日的答卷,焦急的等待也慢慢变得更加的紧张。
到了未时末,贴榜的地方早已站满了人,可却迟迟不见书院有人来。晚书刚刚被众人一番赞誉,心里舒服多了,这会能平静的对待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