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宫阙_作者:荔箫(16)

2020-01-12 荔箫

    他不专门来禀其实也不妨事,不过禀了,更能让她一步到位。

    夏云姒不禁一哂,手中书册阖上:“是个机灵的。”

    示意莺时取了银子赏他,夏云姒走出满是书架的房间,疾步走向后面的竹林。

    在佳惠皇后还在世的时候,她便来过这竹林。竹林里有一方竹屋,专为佳惠皇后而建。

    佳惠皇后善弹琵琶,常与皇帝在此相伴。她弹上一曲温柔的曲子,他或在旁边读书,或只是静静地欣赏她。

    那时刚隐约懂些情事的夏云姒在旁边看着,心里暗暗地想,书里所说的璧人大约就是这个样子。

    后来佳惠皇后离世,皇帝下旨,椒房宫中事物一应都要维持皇后生前的样子,夏云姒便想留在这里的那把琵琶应是也还在此处。

    皇帝准她来御书房的第一日她就来看过了,果真是在。日日都有人清理,也时常有人调音,正合她的心意。

    走进竹屋,夏云姒抱起琵琶坐到案前,背对着屋门,十指扣下。

    只不过,她所弹的并不是长姐会为他弹的那些柔美曲子,而是一首《十面埋伏》。

    肃杀激烈,波澜壮阔。    弦音嘈嘈如急雨,皇帝正要迈入西厢房的脚步遽然而止。

    樊应德忙也停住,瞧一眼皇帝的恍惚之态,侧耳倾听,冷汗顺颊而下。

    御书房里只有过一个人的琵琶音,就是佳惠皇后的。

    放在后面竹屋里的那把琵琶也是佳惠皇后的遗物,平日除却乐师会取走调一调音、弹上一弹以防久置损坏,就没有旁人敢动了。

    今日是谁失心疯了,连皇后的遗物都敢动!

    樊应德下意识地想招呼手下把人押出来,未及开口,却见皇帝失神地一步步往后走去。

    樊应德便不敢擅做吩咐,只得冒着冷汗跟着。穿过院子走进竹林,缥缈的琴声逐渐清晰,全然不似佳惠皇后从前所爱的柔婉乐曲,气势之盛几可彰显弹奏者心中丘壑。

    饶是樊应德不通音律,也听出这是一首弹奏精妙的《十面埋伏》。

    心中不禁一喟,暗道不论这人是谁,今日怕是都将命丧于此,可惜了这般精湛的技艺。

    不多时,竹屋出现在眼前,皇帝的脚步忽而有些不稳起来。

    一步步踱着,亦步亦趋。樊应德屏息静观,试图分辨九五之尊当下的情绪,却读不懂分毫。

    于御前宫人来说,读不懂圣意比屋中愈演愈快的琵琶弦音更令人心慌。

    贺玄时的呼吸也不由自主地放轻放缓。

    他已许久没有在此听到过琵琶音,但这声音响起来,他仍能立即辨出这是那把琵琶。

    是谁?

    敢妄动皇后遗物。

    弹得倒还精妙。

    琴音进入激烈诡谲之处,犹如千军万马袭来的嘈杂。沙场风烟乱,让人心弦也乱。

    强定心神,贺玄时终于走到了竹屋门前。

    长长地沉下一口气,他一分分抬起头。

    竹屋的门没有关,门内垂着一道半透的织金纱帘。目光穿过纱帘,他看到了那抹坐在那里的倩影。

    她是背对着门坐的,只给他了一个漂亮的背影。一袭蓝紫色的襦裙颜色色彩艳丽,发髻上的金钗流苏轻摇,宫里鲜见这样的浓墨重彩。

    她没有察觉身后有人,全神贯注地弹着琵琶,旋律走指下跃出,浸染满室,绕梁不绝。

    弦音忽强忽弱、时烈时柔。

    牵扯听者心绪一并起伏不定。

    浓烈处愤脑满怀,柔和处愁绪百转……

    终于,在最纷乱难明之处,末音乍落。

    琴音辄止,余韵犹在。

    修长的脖颈一松,她好似长舒了口气。

    立起身,她将琵琶挂回对面的竹墙上,轻而慢的动作里似乎含着无限的珍重。

    贺玄时的呼吸莫名有些急促,抑制着纷乱的情绪一分分抬头,视线过了许久才凝上那抹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