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问不是什么善人,但那样残害无辜生灵的事姐姐既不喜欢,她便也不喜欢。
回过神,她注意到樊应德似乎还有话说,就抿起笑:“公公可还有事?公公请说。”
“您太客气了。”樊应德躬一躬身,“是这样,今年这天热得早,太后前儿个提出去行宫避暑的事,皇上说这便准备过去。这去行宫的路啊,稍微绕个弯便可往皇陵走一趟,皇上想着皇后忌日那天您也没能跟去陵前祭拜,便说若您想顺路去一趟,他就陪着您一道去瞧瞧。”
夏云姒将那根钗子放回面前宦官捧着的托盘中,平淡地想了想:“我从前跟姐姐去过行宫。从宫中过去,大约是两天一夜的行程?”
樊应德笑应:“是。”
夏云姒徐徐道:“若折一趟皇陵,这‘稍微’绕个弯,便要多行一天一夜,远比单独往返一趟皇陵还要累人。圣驾出行,又要有那么多宫人侍卫随时,让那么多跟着颠簸劳累,姐姐在天之灵要怪我的。”
“那……”樊应德的神色不由一僵,大有些为难,“娘子您在意佳惠皇后,皇上自也是在意的,断没有让皇后娘娘不快之意。”
言下之意——这话他不好回,总不好去指摘皇上思虑不周。
夏云姒抿起笑,美眸流转,旋即换了一番更为委婉的说辞:“就有劳公公转告皇上,目下暑气渐重,旅途颠簸难免教人身心俱疲。姐姐心慈,无论是劳动圣驾还是劳动这许多宫人侍卫承受暑热,她势必都不忍心,请皇上不必为了我这样大费周章。我心里存着姐姐,在宫中悼念还是赶去陵前便都没什么两样。”
说着放轻了几分声,语中也添了些许温存:“他念着我与姐姐,我们也都明白,去与不去便同样没什么两样。”
樊应德松下气,有条不紊地拱手应说:“是,还是娘子思虑周全。”
呵,她自然要思虑周全。
皇陵与行宫说来虽都在京城北边,却一处在西北、一处在东北,相距甚远。
他这是拿她对姐姐的情分讨好她。
这是圣恩隆宠,她如是答应了,倒时自要记他的好、要千恩万谢。
同时,这途中亦不失为一个他与她独处的机会。
虽则在宫中他们也时常独处,但换个环境、换到圣驾马车那样狭小的地方,总归是不一样的。
饶是他压制着心思依旧不对她做什么,也仍会有许多暧昧滋生。
她不怕这些暧昧滋生,也知道迟早会有那一步。
但她要自己掌控这些步调,不能由他着反客为主。
让他轻易得了逞,事情还有什么意思呢? 六日之后, 圣驾启程前往京城北侧的行宫避暑。
后宫皆尽随驾,太后、太妃自也同去, 华盖、幡旗浩浩荡荡地在路上铺开, 京中百姓山呼万岁,声势颇是浩大。
夏云姒坐在车中, 视线穿过在颠簸中不住轻掀的车帘, 忽而格外庆幸自己并未答应与皇帝同去皇陵。
——若是答应了,她与皇帝必是单独离开。虽然只消有圣驾在就必有一大班人马随着, 百姓也势必前呼后拥, 但论声势必定比当下要差得远了。
眼下的这样满城沸腾,才真能教人体会到在那万人之上的位子上究竟是何等的震撼。
她记得他刚登基时, 头次以新帝的身份祭拜先祖, 街面上也是这样的沸腾。
姐姐当时与他同坐在御辇之上接受万民叩拜,不知是怎样的心境。
总有一日, 宁沅也会迎来这样的一天。
夏云姒这般设想着, 总觉得奇妙。
她不知自己到时会是怎样的心境, 就像自己无法设想姐姐当时的心境。
但她还是期待着那一天,因为那一天的到来总归意味着一切旧怨尘埃落定。尘归尘, 土归土。
喧嚣吵闹便这样持续了一路,直至马车驶出京城,将一切繁华抛至脑后。
京外其实也没什么山野的味道, 瞧着是比京中荒凉些, 但也有人家散落。正值初夏, 两旁田野抽出绿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