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穿成本宫的猫_作者:浮生有鹿(143)

2020-01-20 浮生有鹿

    “万民书?”皇帝似是不解。

    根据他先前得到的消息,太子好像也是要给他送什么书画。

    怎么到了现在,成了什么万民书?

    尉迟璟令几名侍卫抱了一副卷轴入殿。

    他亲自将卷轴的金丝系带解开,由人将纸上的图景呈现给皇帝。

    皇帝展眉望去,便清楚地见到宣纸上头,分布着各种各样的笔迹,写满了各式各样的祈福话语。有些字写得歪歪扭扭,掺杂了不少地方俚语,可以看出些话的一些人并不识字。

    而每一处字句都不尽相同,的确像是出自数万黎民百姓之手。

    尉迟璟轻笑着解释道:“前些日子,南地发生雪灾。父皇及时派人去妥善处理此事,深得民心。因而,在雪灾过后,南地的百姓感恩圣德,又得知父皇大寿将至,便自发请命,要为父皇祈福。儿臣得知此事后,让人去教他们写字。此万民书,也不过借花献佛罢了。”

    皇帝心里清楚,自打他身体抱恙,朝中大部分事务都是由太子和大皇子在处理。大皇子治理雪灾,留下后患后,还是太子去善后。

    此时,太子却将治理雪灾的功劳都归到皇帝身上。皇帝心里直道,太子真的很懂事。

    何况,于一个帝王来说,万民的诚心,难为可贵。

    皇帝当即被这份万民书打动,忘了前头的事。

    “这笔迹怎么那么眼熟?”倏而,皇帝又瞥见万民书最上方的一行字——

    “山河万里,民心所向。”

    不同于普通百姓的潦草字迹,这一行字,风姿卓然,颇有文人风骨,仿佛出自大家之手。

    尉迟璟似是无意地看了蔡丞相一眼,粲然一笑,“父皇,此乃蔡丞相的亲笔,你没认出来吗?”

    皇帝盯着那一行字,恍然大悟,“对,这确实很像蔡爱卿的笔迹。朕的蔡爱卿果然和朕一样,是心怀万民啊。”

    “蔡爱卿,你是什么时候在万民书上提了字?”皇帝又转头,询问蔡丞相。

    这个时候,蔡丞相先前所献的墨宝,还在席间传阅,可以说是,让人能有最直观的对比。

    对比起来,两份纸上的笔迹,确实相似,像出自一人之手。

    对上太子饱含深意的眼神,蔡丞相的额上冒出冷汗,心里直犯难。

    这段时间以来,蔡丞相已经站到了大皇子这一边,他不可能去给太子的万民书提字。

    万民书上的笔迹,定是太子找人模仿的。

    可是,皇帝都说了他心怀万民,将他捧得如此高,如果他出来否认,相当于不把皇帝和万民放在眼里。

    如果承认了,大皇子心里难免会对他生出嫌隙,认为他投奔了太子。

    太子可把他坑惨了。

    蔡丞相暗暗叫苦。

    思来想去,他战战兢兢地垂下眼帘,闷头应下,“启禀陛下,就在前几日,太子曾找过微臣,让微臣在万民书上提字,说是鼓舞民心。”

    “的确是朕的好太子,朕的好爱卿。”皇帝朗声大笑,命人取来一支朱笔,即兴在万民书上再添一句话——

    “壮我河山,千秋气节。”

    “给朕裱起来,挂到御书房去。朕要日日看着这份万民书,以不忘众多百姓对朕的期许。”

    有了这句话,在场的人心里都有数,明白谁才是最终赢家,纷纷端起酒樽,恭贺皇帝。

    大皇子的目光平和,敬了尉迟璟一杯酒,“太子深谋远虑,忧国忧民,我自愧不如。”

    太子回了他一杯,客套地笑笑:“说实在的,孤并没有大哥那般懂父皇的心意。”

    容茶长吁一口气,觉得自己的担忧确实多余了。

    狗太子向来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她没事瞎操什么心。

    容茶随众人,恭贺过皇帝后,猛然将一杯酒灌入嘴里,试图让自己清醒点。

    不多时,她却感觉有道炽烈的眼神落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