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离着村子不过一里地的时候,所有人的脚步都不由自主地放缓了——
绿亭村和连在一起的赵塘村,意外的安静。
天已经亮了,起身做活的人不见踪影,没有一家升起炊烟,连养鸡养狗的人家,都听不见叫声。
村头的几颗小树苗歪倒,石凳滚在一旁,地上似有木屐踏出的脚印。
崔稚快急哭了。
魏铭握住她的手,轻声道:“这一伙浪人所到之处,无有不放火烧村,咱们村里没有。”
他说得是,绿亭村和赵塘村,除了安静,并没有烧杀抢掠的迹象。
这是浪人经过了这里,但没有动手吗?
皇甫兄弟带领一队人马,护着两人向村中走去,崔稚嘴唇抖得厉害,呼吸急促,只有被魏铭紧紧抓住手,才稍稍有些安心。
家家户户大门紧闭,有同来的官兵探去,摇了头,“院里都没人。”
人呢?
魏家小院在村子中间,几人行至附近,已经看到小院如常,没有任何烧毁的痕迹,但打头阵的皇甫腾刚一落脚在魏家小院门口,不住倒吸一气。
众人齐齐向魏家黑漆木门看去,一看之下大吃一惊。
木门上有刀痕!
长长短短、深深浅浅,竟然有十几道之多!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崔稚,穿来古代这几年,惊险的事也见过几桩,可今日所见完全匪夷所思,村子里鸡犬不闻,自家门前刀痕累累。
崔稚尽力让自己保持冷静,冷静,再冷静,可当皇甫飞近前查探,然后神色凝重地说出“倭刀”两字的时候,她还是浑身抖了起来。
村子里的人呢?田氏、小乙和墨宝呢?!
然而魏铭突然将她向身后一拉,“院中有人。”
话音未落,一众官兵全部长刀出鞘。
秋日的凉风自脚底摸过,绕长刀盘桓,刀面反射着晨起的日光,说不出的冷肃。
皇甫飞到底是首领身份,见机立时给众人使了眼色,一众官兵立时变换了阵型,长刀对准了院门。
这是怀疑院里是倭寇吗?!
崔稚冷汗全落了下来,握着她手的魏铭,手心里也渗满了汗。
就在这严阵以待之时,忽的有一声狗叫传了出来。
“汪!”
魏铭和崔稚齐齐一愣,墨宝?
接着,墨宝的叫声接连传了出来,不是被打骂或者刀架在脖子上的威胁,那叫声分明就是摇着尾巴欢迎主人归来。
魏铭和崔稚都听了出来,两人不由地对了个眼神。
魏铭上前一步,正对着大门,眼神示意官兵稍稍避让,试探问道:“婶娘可在?”
话音落了地,静了几息,接着田氏惊喜的声音传了出来,“木子回来了?!”
“是我。婶娘可安好?”
田氏声音里充满了惊喜,“安好!安好!”她在里间说着,还道:“快给木子开门呀!”
这声说完,郭婆婆的声音也传了出来,“真是木子和翠枝,倭寇来没来?”
崔稚惊奇,魏铭却明白了过来,“婶娘放心,郭婆婆放心,来的是官兵,不是倭寇!”
他的话说不出的沉稳,里间的门立时拉开了去,崔稚也看到了里面,小院门前竟然挤满了人,全是绿亭村的相邻。
“真是木子和翠枝!真是官兵!官兵来了!咱们得救了!”一院子的村民喊了起来。
田氏和小乙抱着崔稚哭起来,墨宝围着崔稚呜呜地叫,郭家二叔和村里的男人们拉了魏铭说话。
“若不是木子回来,咱们是再不敢开着门的!你们不晓得,倭寇差点闯进来!”
倭寇到了村子的事,魏铭已经看了出来,且门上倭刀的刮痕明晰刺眼,当时的紧急可见一斑,他问,“倭寇缘何退了去?退去了何地?”
“还不是同伙来接!往西山去了!”村人说得没头没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