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人,你明白过来了?我这可不算骑在人民脖子上吸血,我这是给他们补血呢!你看温家人反应就知道了!”
魏铭点头,开口却道:“降一钱吧,按九钱算。”
崔稚还以为他想通了呢,搞半天是要跟她讨价还价,搞的她像什么奸商,他魏铭就跟义士一样!
崔稚还要在劝,见他又开了口,“降的一钱算我头上,你不必与我分账了。”
“啊?”
崔稚大吃一惊,这样一来,她就一分也没少赚了!
她嘴巴啧啧地上下打量魏铭,看了半晌,抱了拳,“你魏大人高义,让利于民!佩服佩服!”
她佩服过,嘿嘿一笑,“我一个市井小贩,就不和您争名夺利了,我就赚点吃的穿的就行!那咱们从温家开始呗!”
魏铭又从她脸上看到了偷油的小老鼠样。
她说她是个市井小贩,但魏铭觉得不是,她脑中有很多、连他这个官居一品的人都没有的见地。 温家人一听降价了,更是赶紧把盐拿出来,崔稚止了他们,“别急别急,现在就要去收盐,收完还是要回来的,到时候把你们家的盐加进去也就是了。”
温家人还有些不放心,“不是先到先得吗?”
“是呀,我和你们口头约定,也算先到了,放心!”
崔稚只要有钱赚就很高兴,说话也爽快。她这才饿了几日,就有了穷怕了的感觉。
魏铭和温传在旁说话,崔稚趁着温家人收拾地排车的空,凑过去听了一耳朵。
现在的魏铭和温传没了前世的情谊,只能说些边缘的话,她听魏铭道:“你在县里哪所社学读书?”
“县学后街那个。这两年饥荒,县里原有五所社学,只这一所还在了,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温传很不满意这种状况,一看就是好学生的想法,崔稚心道,要是放在现代,学生们的最大梦想,怕不是炸学校!
魏铭又了解了几句温传读书的状况,还问了一句教谕的事。
“洪教谕年龄大了,日日念着回乡,但县里没有旁的教官,县太爷是万不放他的。不过,我听说县太爷往上递了呈文,说要再取一位教官过来,洪教谕实在年纪太大,看书都看不清了。”
魏铭听着点头,还要再问,温传母亲黄氏来叫了他,“去你二舅家借两张煎饼,等咱们换了粮再还。”说着拉了他道一旁压了声音,“问问你舅家还有多少余盐……”
崔稚呵呵笑,又瞧着屋里出来了个年轻妇人,怀里抱着孩子,同温传大哥温仁说话。
她干忙戳了戳魏铭,“那是不是温传大嫂?看年纪比温传大不少啊!这些造谣的也是瞎造谣,人家有孩子又年纪大,跟温传扯什么啊?”
魏铭回头看去,又瞧了她一眼,“不是这位,那位寡嫂是续弦,没孩子。”
“啊?这样啊……”崔稚嘀咕起来,“没孩子,还是续弦,肯定年轻,难怪乱传……”
她说着凑到了魏铭耳边,“不会确有其事吧?”
魏铭一听这话,立时干咳一声,“没有。”
“那温传嫂子去了,他怎么反应那么奇怪?”崔稚还在疑惑。
那边温传原配大嫂转过来看了两人一眼,魏铭连忙拉了瞎嘀咕的崔稚一把,“别瞎说了,这事还早,不要妄言。”
崔稚道是,摇头晃脑,“就算重生了,还是很多事闹不清,走一步看一步吧。你说是不是,魏大人?”
魏铭见她心情好的不得了,嬉皮笑脸的,也不由跟着她弯了嘴角。
——
温家男丁齐上阵,推了地排车跟着崔稚魏铭往绿亭村去。
日头西斜,日光漫过远远近近的山间照来,将一行人影子拖得长长的。
崔稚坐在地排车上,享受着日光的沐浴。
早间去的时候,还只有两个空腹的小孩和一袋子盐,现今回来,已经有半斗米,又招了四个人。明日、后日……等到全部交易结束,她才总算能在这饥荒古代站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