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绪_作者:软枝黄莺儿(133)

2020-01-21 软枝黄莺儿

  他说的轻松,跟谈论今日的雨有多急一般,赵景一时不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

  “你别再说这些没用的了,事到如今,还不知道求本宫给你留个全尸么?”

  “哦?……”

  赵绪淡淡应一声,垂下眸,却是去给皇帝掖了掖被角,像丝毫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有无名火从心中蹭地窜起,赵景在起事前就想过他到了这时会如何做。他就想看看,平日里滴水不漏的晋王,到了生死关头,是不是还能保持他那假惺惺的君子风度。而赵绪现在却不理他,甚至连看他一眼都不看。他在他眼里,完全等于空气。这个认知让赵景感到挫败,他慢慢走上前去,脚下是早已沾湿鞋底的血迹,鲜红地,在玉石铺地的大殿里留下一串血染成的脚印。

  赵景站在他面前,让他无论如何视线都能看到自己,冷冷道:“六弟,你是怕了?”

  “我从未怕过任何东西。”赵绪遥遥头,道。

  赵景面色铁青,缓缓地抬起了手。他手上,是一把染血的宝剑,正滴滴答答地朝地面上流着血珠,“给你最后一炷香的时间。遗言。”

  “哥哥。”

  赵绪抬起眸,那双清澈如秋夜星子的眼睛正对着他,毫无杂质。他叹道,说的是平生从未对他说过的词。

  赵景觉得手中剑柄一滑,险些握不住,不知是染得血迹还是汗水。他还是拿剑指着赵绪。

  “我当初刚来长安时,从未想过要争什么。”赵绪忆道,声音在殿外喧嚣的杀伐声中显得轻不可闻,却又那么清晰地传入对面之人的耳中:“我从未有过亲人,也不知道有兄弟父母是什么滋味。直到十五那年,阴差阳错被寻到,进了宫,才发现这世上还有与我血脉相连的人。那时的喜悦无法言说。”

  “而到了长安,我才发现,这些想象来的亲情都是不存在的。父皇对我来说,更像是君,而不是父。我唯一能够亲近的哥哥,却在我初来长安,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派人暗杀我……”

  赵景的剑慢慢垂下去,他想着,等他说完再杀也不迟。

  他唇动了动,声音有些喑哑,道:“当时,是周太尉说,你不能留。”

  他现在只恨自己没早日解决了他,留到今日,成了祸患。还累得自己今后要背上个弑父杀弟的名头。

  赵绪笑了笑,道:“我知道。周太尉自然见不得我好,当初……我母族不就是周家诬陷谋反的么。”

  “你都知道?”

  “不止,我还知道,周太尉为何要这么做。”以及,他为什么能做成。

  “为何?”

  “因为,……”

  赵绪说着说着,微妙地笑了,他的眼中慢慢地亮了起来,视线落在殿外。

  赵景心下忽然一跳,有不祥的预感,他转过头去,彻底地凝住了。他之前在门口布好的弓箭手被人暗无声息地撂倒,都成了倒在一旁的尸体。取而代之的,是身着红杉银铠,手拿长枪的将士。

  竟是天策。

第八十七章 山陵崩

  “不可能!”赵景怒喝,眼中红丝尽现。

  现在天策军怎么可能赶到?他们不是应该在上庸吗?上庸距京八百里路,就算是急行军也绝不可能赶到!赵景脑中只反复想着一句话,天要亡我、天要亡我!

  他一时怒极,看到赵绪一派云淡风轻地站在面前,急火攻心,便提剑向他刺去。面前的身体却如同鬼魅,在他明明以为可以刺到的时候,朝外一躲,便躲开了。赵景心中愕然,一时提着剑,竟忘了动作。他还不知赵绪的武功有如此之高,他每日只睡几个时辰,夜夜蒙着月色练剑,自以为剑术可在天下名列前茅,而赵绪就那么轻轻一躲,就躲掉了。

  他不知,赵绪之前师从何人,恰好学的,也是剑。自从岐山一别,赵绪受了师傅的训,便在武功上重上了心,每日都抽出几个时辰功夫来练剑。在这之前,他绝没有信心可以躲过这一剑,而现在,却是游刃有余。

  赵景泛着血丝的眼睛紧紧盯着赵绪,从他脸上看到了最憎恨的表情——怜悯!他竟然现在在可怜自己!

  在事成的最后一刻被告知一切都已白费,是让人最难接受的。赵景目光狠厉,如同地狱中爬出来的修罗,而身体犹如石化,连剑都握不住,叮咚一声落在地上。

  他紧紧盯着那些个银甲红衫的天策士兵,将那模样深深刻入心底,这都是他之所以失败的全部缘由。又有人朝这里走过来了,依然银铠红衫,使得却不是长枪,而是一柄漆黑,闪着寒光的唐刀。刀锋似秋水,却是血色的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