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着翡翠原石的进项,雁州就已经十分富裕。更何况如今又有了这么大一笔银子。
安长卿扭头就将这些金银送进了雁州库中,现下不缺银子,不管是加固城墙还是开凿运河还是研制火器器械,他都十分舍得投银子。加上种种惠民之策,雁州百姓如今生活也比以往宽松许多,有了闲钱和时间,商业也越发繁荣。
雁州景象逐渐通过这些商贩传到了其他州郡,北战王和王妃的美名如何传开不说,最大的好处是开始源源不断地有听闻消息的流民投奔雁州。安长卿来者不拒,叫人登记户籍,全部收了下来。于是雁州景象越发繁荣热闹。
相邻的梁州虽然也跟着喝汤,但是看着雁州繁盛景象,常在昌还是忍不住酸溜溜。雁州与梁州守望相助,如今又被同一桩赚钱的生意绑在一条船上,兼之日后若是起事,必定也要常在昌和梁州支持,因此萧止戈并没有防备他,连新研制的火器也送了一批去给他。
常在昌对着新到手火器爱不释手,跟宝贝似的。听闻这火器是安长卿率先提出时,那真是仿佛喝了一缸子的陈年老醋。
背地里十分羡慕好兄弟的福气。
原先他还觉得萧止戈娶了个男人,又是庶子,对他日后没有半点助益不说,若是他日争夺至尊之位,怕是还要被诟病,但是自从眼看着雁州越来越繁盛,再看着这送过来火器,他开始深深觉得,便是再得力的岳家,怕是也不敌一个北战王妃的助力。
不管在什么时候,最重要的都是军权。萧止戈手握重兵,现在又有这些威力巨大的火器,若不是顾忌名声不好听,便是立刻杀到邺京去怕是都无人能挡。
常在昌优哉游哉地晃着头,满心喜悦地去试他的突火枪了。
作者有话要说:
怂怂:养孩子压力x2,看来还要多抄几家才行(磨刀.jpg
雍州豪强:嘤QAQ 萧止戈收到雁州回信时, 人已经到了雍州。进了十一月之后,天气越发冷起来,雍州地处南方, 百姓们却也都穿上了加棉的棉衣。
他坐在马上, 遥遥望着北方,这个时候,雁州应该要下雪了。
雍州城门缓缓推开,沉闷的吱呀声唤回了他的思绪, 萧止戈身后跟着两万雁州军,目光冷凝地瞧着带人来迎的康弘。
壮武将军康弘乃十二将军之一,乃是薛岂直系部将, 亦是三皇子一党的死忠。康弘不过三十余岁, 生得高大健壮,皮肤黝黑粗糙, 一看便是行伍之人,同左丘那种养尊处优靠着后台混上来蛀虫不同。他是有些真本事的。
但偏偏雍州情况却比庆州好不了多少,流民作乱, 豪强被屠, 甚至还冲破了雁州防线,打到了朊州去。
背地里打得什么主意,都不用萧止戈费心思去猜。不外乎就是想借着南方诸州的乱象参太子一本, 若是情况越严峻, 太子所犯之罪便越严重,就算不能一次将太子拉下马来,也能叫他恶名远扬。一国储君, 若是名声不好,这屁股底下的位置也就坐得不是那么稳当了。
康弘策马上前行礼, 迎萧止戈一行进城。
沿途行去,便见街道萧条,房屋倒塌,甚至地面还有未清晰干净暗红血迹……这一切都昭示着城内曾经发生过的动乱。康弘到底不必左丘废物,流民没能占领城池,动乱起后,逐渐占据了周边的郡县。
如今城内还算太平,只是普通百姓不敢轻易出城,也不敢上街,几乎是整日缩在家中。城内处处可见巡逻士兵,气氛冷凝得很。
萧止戈敛了情绪,下马随他入府,不客气地在主位坐下:“雍州局势如何?”
康弘早得知他在庆州所作所为,眼神一闪,谨慎道:“流民占据广平郡,兵力大多集中于此。末将曾派人去劝降,但是这些乱民都拒不肯降。后来也曾交锋数次,但流民中有个军师谋略过人,就连末将也吃了亏。便没有再主动进攻。只等王爷到后主持大局。”
萧止戈淡淡“嗯”了一声,没接他的话,只道:“将士一路赶来,人困马乏,此事押后再议。”
康弘一愣,有些着急道:“流民作乱岂能一拖再拖?末将听闻王爷在庆州不费一兵一卒便平了民乱,虽令人敬佩,但雍州同庆州情势又不同,这些流民个个凶悍异常,若是不早日解决,怕是会酿成更大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