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竹马_作者:江甯(78)

  “我来晚了没有?”阿清下了马车急急问道。

  “刚刚好。”

  “那咱快进去吧。”

  “不急,还要再等一个人。”顾衍淡笑道。

  “还有谁啊?”

  “朕。”

  阿清听见声音猛一转头,见成康帝一身便装,身后跟着同样身穿便装的李总管。

  顾衍和阿清行了礼,便引着成康帝往大堂去。

  此次三司会审,乃是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共同审理。顾衍身为兵部侍郎,自然不好出现在堂中。

  是以,在正堂后面垂下帘子,帘后设桌椅,成康帝和顾衍几人便在此处旁听。

  季斐和李穆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只得挤在百姓堆儿里踮着脚往里瞧。当然还有各府前来打探消息的人,都混在人堆儿里等着。

  各部官员已经到位,虽然是在大理寺,但此案由刑部主审,大理寺卿也只坐在次位。

  而主审此案的官员,便是前不久才提拔为刑部侍郎的褚萧。

  按说,三司会审,刑部该由尚书出面,然成康帝却点名道姓要褚萧主审,这叫众人一时猜测不已,捉摸不定这个刚冒出头的褚大人在圣上心中是怎么个地位,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

  当然,这些人显然是想太多了。褚萧这人性子比石头还硬,想拍他的马屁,简直比登天还难。

  褚萧正襟危坐,一张脸正气凛然,惊堂木一拍,堂上堂下皆噤了声。

  “带人犯恕平。”

  阿清只觉这名字熟悉的很,就是一时想不起来。

  褚萧将一张画了押的供词示出,问道:“供词上所言,是否属实?”

  恕平点头称是。

  阿清小声问道:“这,什么时候审的?”

  顾衍答:“抓到人犯后连夜审的,全部供认不讳。”

  接下来,阿清便听到如下陈述。

  “净安师父和驸马陈恭,都是小人所杀。小人乃是废太子李肃四侍卫之一,五年前随废太子赈灾河南,监督押运粮食。运粮队抵达安城时遇阻,小人分派兵力清理官道,并遣运粮队其余人将粮草运回奉县粮仓。”

  “小人借勘察地形之由离了运粮队,集合几人前往安城大坝,并故意凿开大坝,引大水倒灌,淹了奉县粮仓。没想到,在凿大坝之时,被人发现,小人追杀途中,那人不慎跌落山坡,由于时间紧迫,只派了人往山坡去寻,若寻到了,直接灭口。”

  “其后,天晴路通,小人继续带队前行,与太子殿下在安城汇合。当时百姓已有暴/动迹象,太子殿下急于用粮。小人假传殿下之命,命底下官员将霉粮和好粮混在一起。百姓受灾,饥寒交迫,本就身体虚弱,吃了发霉米粥后,引发急症,不治而亡。”

  “在有心人煽动下,百姓开始了大规模的暴/乱。小人与其他三侍卫恐太子殿下出事,保护着殿下离开安城。小人故意落后一步,与暴/乱中假死。其后隐姓埋名,隐藏身份,悄悄潜回上京城。”

  后面的事儿,阿清大概都知道了。

  “怪不得当初大小官员口径一致,声称是太子殿下下的令,原来是这人假传口令,叫太子百口莫辩。”阿清不免有些忿忿:“太卑鄙了。”

  而成康帝和顾衍的脸色,却不是那么好。

  阿清不知道他们在忧心什么,只得识趣儿的闭了嘴。

  堂上审讯还在继续。

  褚萧问道:“你既是殿下近侍,为何要陷害殿下于不义?”

  “自然是……受人指使了。”

  “何人?”

  “河阳公主!”

第38章

  恕平话音刚落,堂上堂下瞬间炸锅了。

  “怎么会呢,河阳公主可是皇后一手带大,与废太子一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河阳公主怎么会想到害太子呢?太子被废,于她有什么好处?”

  “是啊,这人胡诌的吧。”

  “肃静肃静!”褚萧拍了拍惊堂木,俯视跪在堂中的恕平:“且细细说来。”

  “河阳公主自幼养在皇后膝下,又常往东宫跑,小人作为殿下侍卫,一来二去,便与公主熟识。小人欣赏公主美貌,早就对公主情根深种。”

  “当年顾少将军拒婚,公主心灰意冷,到安华寺清修,却遭陈恭侮辱,为保公主名声,圣上下旨为公主赐婚。却不想,陈恭此人纵情声色犬马,公主苦劝不听。又有郑国公夫人打压公主,公主的日子惨不忍睹。”

  “公主四处找人求情,又遭拒绝,心灰意冷之下,找上了小人。小人曾劝说殿下为公主出面,敲打敲打陈恭,殿下严词拒绝。不久后,殿下赈灾河南,小人收到公主亲笔书信,信中言明,请小人想办法破坏殿下赈灾一事,事成之后,公主答应,与小人远走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