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被他这就坡下驴的一闹,又一阵哄堂大笑,气氛顿时欢快了不少。
今晨,朱瑙对黄东玄的新任命被人送来了荆州——朱瑙将黄东玄封为了平东将军。
这将军的封号里,第一等自然是大将军,总掌全**事,协理政务;第二等是东南西北四征将军,掌几万大军与万里之地;第三等是四镇将军;第四等才是四平将军,也就是黄东玄被封的平东将军。
须知这黄东玄跟随朱瑙的时日虽不久,但长沙军大败后,他带兵为朱瑙夺下荆州,并把荆州守卫至今,也是立有军功的,这等任命确实有些委屈了他。
更重要的是,朱瑙还颁布了一道旨意,要将黄东玄调离荆州,调到汉中去。这一调任的用意就很明显了——朱瑙还是信不过黄东玄,要把黄东玄调到自己眼皮底下看着。
众人笑闹过后,复又坐回位子上。
黄东玄拉下脸,严肃道:“说白了,他还是看觑老子名声不好,觉得老子在世人眼里就是个朝三暮四不忠不义之辈,才会做这样的安排。”
众人你瞧我,我瞧你,都暗暗叹气。他们都知道,黄东玄实则是个重情义的。奈何世道如此,难不成为了一个忠字活活把自己吊死么?不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也得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一人道:“大哥,他愿信不信是他的事!总之我们跟着大哥,大哥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对!”众人忙附和道,“我们都跟着大哥!大哥愿意去汉中,咱们就跟着去;大哥不愿意,咱们就不去!豁出去一条贱命,没什么了不起!”
黄东玄环视众人,心里又酸又暖。他自己不受重用也还罢了,可若是因他无用,使这班跟随他的弟兄同样没有出头之日,这叫他如何能不愧疚?
他咬了咬牙,终于做了决定,蓦地站起身来,道:“格老子的!叛徒老子已当了两回了,还怕再当他三回四回吗?!想要出头,咱们就得自己建功立业,靠不得别人怜悯!”
众人纷纷道:“咱们自己建功立业!”
黄东玄一捏拳头,道:“咱们不去汉中!找几个伶俐的密使,速速赶去长沙府找孙湘,把朱瑙对老子的任命告诉那姓孙的。我就不信,那姓孙的会对荆州失了兴趣!”
这两年来,孙湘一直对荆州虎视眈眈,无非是力不能逮才始终没能将荆州夺回去。虽说黄东玄已然背叛过他一次,但若让他知道黄东玄因对朱瑙的任命不满,有可能再次投靠他……
只怕他会前所未有的大度,并且不计前嫌吧?
243、第二百四十三章
话再说回汉中。
汉中城内, 满城的工匠们锣鼓喧天地忙碌着, 挑夫骡车在大街小巷上不断穿梭, 几乎全城的百姓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盛事忙碌着。
正如赵芜所料, 此番朱瑙他选择在这时机称帝, 是得知了赵芜欲立浔阳侯之子为帝,方决定先发制人。一则他称帝的仓促,二则他不打算劳民伤财,因此并未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只征用了前朝的一处行宫作为宫殿使用,只让人简单修缮了一下。大典事宜也一切从简。
可虽说从简,该操办的事情总还是不少的, 各地派来的使者、送来的贺礼更是数不胜数。汉中一地已有百十年没有这般热闹过了。
老百姓们忙忙碌碌, 朱瑙就更加繁忙了。
每天摆在案头上的公文堆成一座小山, 各地减税、赈灾的批文、各地官员的任命书、边防的军饷调拨、敌军的动向……小山刚消灭一座, 转瞬又堆起三五座来。
没奈何, 朱瑙也只能一大早天还没亮起来就批复公文,天黑之后仍然挑灯夜读,直到夜深人静,才回屋歇息。
这天朱瑙又在殿内批阅公文, 惊蛰走进来通传:“公子,外面……”他话没说完, 顿了片刻,忍不住一哂,重新叫道, “……圣上。”
朱瑙被他正儿八经的一声“圣上”叫得忍不住起了一声鸡皮疙瘩,摆手道:“你还是叫我公子吧。”
惊蛰反倒有些不大乐意:“可我喜欢这么叫。”
朱瑙只能以牙还牙:“好吧,程校尉。”
惊蛰:“……”
——如今他也被朱瑙提拔为了禁军校尉,从先前掌管百余人的卫兵变成如今掌管上千人的禁军了。
“公子。”到底是惊蛰率先败下阵来。
“乖。”朱瑙笑眯眯地问道,“有什么事?”
惊蛰这才想起他来通报的目的,忙道:“公子,谢将军到了。”
朱瑙微微一怔,忙放下手中的东西道:“快让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