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人朱瑙_作者:钟晓生(783)

两人达成了一致,天色也已经不早,余下的详细将由双方官员一起商定,于是陶北便命人将柳江平送回去休息了。

……

……

暝色四合,夜风渐起。

一更天,暮鼓敲响,城门关闭,城里的百姓回到住处,关上房门,开始宵禁;二更天,天色昏黑,除却城楼、宫墙等处有守军的火光照耀,其余地方皆已伸手不见五指;三更天,云雾散去,星河闪耀,万籁俱寂;四更天,玉轮西沉,天星黯淡;五更天,天际吐白,鸟雀始鸣,万物苏醒。

一些房屋已打开了门窗,然而还未到解禁时分,城内的街道上仍然空无一人。

城楼上站了一夜岗的守军们哈气连连,掐指算着还要多久才能换岗,忽然间,安静了一宿的平原上响起了马蹄声。

守兵们被蹄声惊动,纷纷向城楼下望去。只见一人骑马逆着晨光而来,红光中一团黑色剪影,谁也看不清那是什么人。

“什么人过来了?”

“不知道……还没到解除宵禁的时候,先扣下他再说。”

不多时,那单骑驰近,在城楼下勒停了马。

“来者何人?!速速下马!”守城的士兵高声质问。他们生怕来者不善,弓兵们甚至架起了弓,随时准备放箭。

城楼下的人不语,也不下马,只怔怔地望着高大的城门出神。

负责守城的军官站在上方观察了片刻,见那人身上不像有武器,也不像来刺探情报的探子,于是下令道:“出城去把他扣下。”

很快,城楼的偏门打开,一队持刀的士兵冲了出去,将那骑在马上的人团团围住。

“你是何人?可有通牒?缘何半夜行路?还不速速下马!”一名士兵再次大声质问。

直到凑近了众人才发现,骑在马上的是个消瘦的男子。他的脸颊和眼窝深深凹陷,仿佛逃难而来的灾民。可他身形挺拔,又似习武之人。更何况马乃稀罕之物,若是普通百姓,哪里弄得到这样的好马?

面对士兵的质问,那男子只是缓缓环视四周,动了动嘴唇,似想说什么,却依然没有开口。

双方僵持片刻,士兵们失去了耐心,正要上前强行将人拿下,忽然有一人不可思议地开口:“你是……上官……将军?”

众人顿时愣住。

这梁国除了上官贤之外,没有第二个上官将军。而上官贤在常驻河南前,也曾在邺都待过一段时间,主持过一些军中大事,因此颇有几个士兵见过他。只是方才有些人只觉得此人眼熟,却想不起他是谁,被人这一提醒,认出他的人才多了起来。

众人顿时哗然!

——还真是上官贤!!他从前强壮魁梧,如今却骨瘦如柴,从前的精气神也似被人抽空了一般,这才导致人们没有第一时间认出他来。

这下守城的士兵全都傻了。不是说上官贤已经被蜀军俘虏了吗?缘何又回来了?!而且他怎么变成了这幅样子?现在该怎么办??

按说违反了宵禁,且又是已经投敌的将领,士兵们应该立刻把他抓起来才是。可上官贤声名犹在,士兵们犹犹豫豫,竟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将他拽下马。

守城的军官也不知如何是好,忙朝边上一名小卒下令道:“快,快去通知大将军,说上官将军回来了!”

那小卒连连点头,撒腿朝着内城的方向冲去。

上官贤仍站在城楼下,将他围起来的人越来越多,城墙上探出的脑袋也越来越多,人们争先恐后地观察他,议论他。

而他一语不发,垂下眼望着地面,安静地等待……

277、第两百七十七章

一整晚, 陶北都没有睡着。他与柳江平谈妥了陈国资助的军粮数目, 便立刻构想起要如何出兵河南的安排来。

由于彻夜无眠, 早上天尚未明, 陶北已干躺不下去了。他索性起身点了蜡烛, 来在桌边写起了军事布置。

而让他想了一整晚,想到失眠的便是应该安排谁担任此次出征河南的主将。

虽然说最终结果无论是胜是负,他都可以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随便派遣将领。恰恰相反,他需要指派一个绝对忠心、且经验丰富的老将才行!因为这场仗会非常难打,一来他要尽可能地消耗蜀军,哪怕最后让蜀军赢了, 也一定是惨胜, 绝不能让蜀军胜得太轻松;二来, 他也不能让被派遣出去的军队发现他的本意就是让那些人去送死, 否则引起前线哗变, 后果将不堪设想!

要打出这样两败俱伤的局面,还要让士卒们乖乖听令行事,庸才将领是绝对做不到的。必须是能征善战的老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