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做个贤后_作者:八月糯米糍(371)

2020-01-25 八月糯米糍

    “那有什么办法呢?我出不去这道宫门,自然引不出东海之水。”长歌无奈道,“且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原本也不是我真正的目的。”

    夭夭恹恹垂下头。

    正说着,蓁蓁忽地去而复返,她身后跟着舒妃。舒妃脚步匆忙,神情也难得一扫这两日荫翳,双眸亮晶晶的。

    长歌看了看舒妃,又看了看蓁蓁,挑眉道:“怎么了?”

    舒妃上前一步紧紧握住长歌的手,哑声道:“镇国公回京了,此刻正在宣政殿上。”

    不知怎的,长歌听到这个消息,眼睛刷地就红了,一时竟找不到自己的声音。

    却是夭夭喜极,脱口而出:“东海之水来了!”

    ……

    宣政殿上,此刻正是早朝,满朝文武左右侍立而列。

    懿和帝坐在九五至尊的龙座上,从他的角度望出去,正好将宫里宫外的苍茫白雪尽收眼底。此时雪又下起来了,纷纷扬扬,若柳絮因风起。

    他淡淡收回目光,落至殿中那半人高的青色铜鼎上。

    慕瑜正说起这鼎由来:“陛下明鉴,青鸾郡处于黄河中上游,今春黄河突发大水,险生涝灾。为防明年春夏再发大水,冲破河堤,是以今年青鸾太守防患未然,入冬之前,亲率工匠疏通河道。此物便是月前疏通河道之时偶然挖掘而出。器型铭文神似古籍所载上古之物,然青鸾郡边陲之地,鲜有大儒,青鸾太守知草民有幸伴君多年,识得当世大儒,是以托草民带回帝都,寻访当世大儒,一一请教,方知此物乃是神农昔日炼制百药之古鼎。”

    “依古籍记载,此鼎积聚百草灵气,乃是上古神器。神器现世,乃是祥瑞,旷世明君治下,方有此兆。故草民不敢怠慢,特求见陛下献上祥瑞。”

    当朝文官中不乏一辈子研究古物之人,以礼部尚书为首。却碍于隔得远看不甚清,只得个个抻长着脖子,早已是跃跃欲试想要上前亲自赏鉴一番的模样。

    懿和帝看在眼里,淡淡道:“众爱卿都瞧瞧吧。”

    此言一出,以礼部尚书为首,几个花白胡子的老臣当下就不客气地聚拢到了古鼎周围,速度之快竟跑在了似裴茂这等武将的前头去,伸手去触摸略有剥落的青铜古鼎,颤巍巍的手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只是年纪大了。

    慕瑜立于一旁,一抬眼,正对上时景阴骘的目光。

    慕瑜泰然一笑,抬手行礼,微微侧身让开一侧道来:“太子殿下可要亲自过来瞧一瞧?”

    时景皮笑肉不笑:“镇国公有心,然诸位大臣精于古物,尤其礼部尚书更是出了名的火眼金睛,孤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礼部尚书,你可要看清了。”时景意味深长地看向礼部尚书。

    然而礼部尚书一双眼珠子早嵌到了古鼎上,他颤巍巍地摸着鼎,缓缓绕鼎一周,又回头与另两个年迈的大臣相视一眼,而后三人走至正中,齐齐跪地。

    礼部尚书持笏朗声道:“遥想当年,高祖文韬武略,创我大周江山基业,晚年才有白鹿现世;而今陛下春秋正值鼎盛,便有上古神器现世,定是上天感动陛下千秋功绩,泽被社稷,故以今日瑞雪天象迎上古神器,实乃祥瑞,祥瑞之兆!”

    声落,慕瑜跪地,以额触地,掷地有声道:“陛下千秋功绩,泽被社稷,天降祥瑞,陛下万岁!大周万岁!”

    百官见状,当即跟着纷纷跪地效仿:“陛下千秋功绩,泽被社稷,天降祥瑞,陛下万岁!大周万岁!”

    高亢的山呼声霎时在肃穆阔大的宣政殿中回响,余音缭绕,一路传至殿外,在皇宫内皑皑积雪上方回荡——

    “天降祥瑞,陛下万岁!大周万岁!”

    “天降祥瑞,陛下万岁!大周万岁!”

    “天降祥瑞,陛下万岁!大周万岁!”

    声声万岁从前廷一路传至后宫,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霎时间仿佛成了最有力的天象应和。

    舒妃站在门口,满意地看着这一场大雪,脸上露出大快人心的恨恨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