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明鉴_作者:乌合之宴(21)

2020-01-29 乌合之宴

    无论如何,姚贵妃也留不得,哀家会让姚贵妃为她的轻狂付出代价。但如今首要的是,阻止姚贵妃妖言惑上,立她的儿子萧常洛为太子。

    “太后娘娘,为何不让世子去南边儿,那才是鲁国公府的地盘儿。况且汝南……”卫太后知道杨嬷嬷要说的是什么,却不赞同的打断她

    “你只知道南边鲁国公府势大,和晏去哪儿历练容易些,却忘了那里鱼龙混杂,和晏他年纪小易被煽动。况且,依哀家所见,他是匹小狼崽子,不得不防。”杨嬷嬷闻言,这才噤了声。

    庆帝这些天对姚贵妃避而不见,姚贵妃丝毫不见焦急,依旧视若珍宝的抱着她刚生下的八皇子萧常洛,闲适的倚在拔步床上逗弄。她对女儿们加起来的关心都抵不上短短一个月对八皇子的关心。

    “娘娘,您怎么一点儿都不着急?这陛下可是许久都未驾临咱们麟趾宫了。”勾锦小心翼翼的在姚贵妃面前提起此事。

    姚贵妃面上笑意收敛些许,垂眸抚弄着皇子幼嫩的脸蛋,缓缓开口“急什么?咱们麟趾宫不会失宠的,你把心放进肚子里就是。将来……,我们的八皇子可是要成为太子的。”她亲了亲八皇子的脸蛋,笑的志满意得。

    这满宫上下,谁会失宠,她姚奉贞都不会失宠。她早已摸透,陛下耳根子软,又顾念旧情,就是依着当年长留王别苑一事也会保她一世荣宠。当年也不知是哪个傻子,救了人连名字都不留,倒是白白便宜了她。

    南齐皇宫内风起云涌,朝堂上也并不安稳,各方开始动作。当初负责教导太子的周学士心怀愧疚自缢身亡。

    以皇后兄长杨御史为首的众人借机上奏请求庆帝为太子与大皇子讨回公道,并告慰皇后与周学士的在天之灵。此番举动让庆帝陷入两难。

    他想要保住姚贵妃,但朝臣意见不可不重视。好在丞相周景安手腕十分了得,不动声色的将此事抹了下去,庆帝会意,从后宫拉了个不受宠脾气又差的嫔妃往上顶了罪,这才算了结。

    虽觉得十分对不住儿子们与皇后,但还是打算一条路走到黑。只给萧常殷与萧常明分别追封了哀思太子与靖亲王,给皇后赠了谥号敬懿。

    且不论周丞相所安何心,此举过后,他是愈发得庆帝器重,隐隐有权倾朝野之态。奈何庆帝信任,便是卫太后提醒不可让此人擅权也不入庆帝的耳。

    卫太后动作不及,姚贵妃竟是与周丞相暗中勾连到一起,想要动她更是要费一番心思,卫太后更因此心里憋闷,大病一场,身体每况愈下。

    好在庆帝还算看重卫太后,遵从她的意思,将萧常瑞立为太子。引得姚贵妃连摔了七八套杯具。卫太后更是不敢大意,愈发小心保护萧常瑞,生怕他再遭了那毒妇的黑手,只是因身体原因,有些事情需得早做打算。

    将常瑞由皇帝教养她实在不放心,但她的身体撑不住常瑞长到年纪,遂就将目光投向了孙女平安。

    平安为常瑞亲姐,十几年后她一旦驾鹤西去,由平安教养常瑞,也算是合适。只这决定稍有草率,平安能否担此重任还要从长计议。    贤妃背后靠着的是渤海吕氏,吕氏为士宦之家,在朝堂上算是能说得上话,即便并无大权在握,也无官职显耀之人,但因人多势众也不可小觑。

    但贤妃只是吕氏中不出彩的旁系所出女子,吕家虽背后对她有些扶植帮衬,贤妃实际上却不能得吕家全力相助,况且贤妃所出大皇子夭折,更是不值得吕家投入更多的精力帮衬。姚贵妃与周相勾连,吕氏也不肯为贤妃一小小女子而开罪赣泊周氏。

    若真正论起来,周相所属的赣泊周氏不算老牌世家,根基不深,只近几年靠着周相起来了,吃相难看使其家族得以屹立。

    吕氏一族谨小慎微惯了,不会轻易开罪任何人,是典型的给一巴掌还能温言温语的老好人,除非逼到绝境,否则绝不会还手,这性格在贤妃身上也可见一二。

    贤妃若想靠着皇后留下的东西彻底扳倒姚贵妃,只能从庆帝身上入手,周相羽翼未,不会轻易忤逆庆帝。

    若能使庆帝对姚贵妃厌烦,此事便成了。只她首先要清楚一点,庆帝对姚贵妃的情分是因姚贵妃这个人还是那件陈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