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岁千岁千千岁_作者:江枫愁眠(48)

2020-01-31 江枫愁眠

    如今司礼监掌印林公公身体抱恙,由司礼监提督慕良代为掌印。

    他送这样的匣子过来,明显指的是国子监一事,那里面的朱砂笔,又该如何理解。

    准与不准,都是用朱砂批复。

    兰沁禾清退了下人,独自在房中踱步沉思。

    平喜的态度很好,说的又是“将功补过”,这笔更大的可能是,慕良同意了帮她们办事。

    可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兰沁禾想不明白,她同慕良并无交集,只是有个郡主头衔而已。但这个头衔并无实用,宦官只听命于皇上,她并没有皇家的血脉,只是先皇用来警告父亲的一个棋子罢了,这些慕良不会不知道。

    就连内阁首辅见到掌印都得行平礼,慕良才不会屑于理会她一个虚名郡主。

    难道是因为母亲的关系?

    不,更不可能。

    慕良忠于皇上,并没有陷入王阁老和母亲之间的派系之争。一直以来他都站在中间,让两边都求着他、看他脸色,这才是他想要维持的局面。

    兰沁禾百思不得解,她前思后想都没找到这位司礼监二祖宗愿意帮助自己的缘由。

    国子监这事,同他干系不大,帮不帮自己对于司礼监而言都无所谓。慕良之举,实属白费力气不捞好。

    这件事兰沁禾躺在床上时都还在想,想久了忽然灵光一闪,真被她找到个慕良同自己的联系。

    最早她开办茶宴,是浩德三十四年,也就是七年前。

    先皇自然不放心让兰沁禾每月都领着那么多新贵共处一室,担心她这是在结党营私,每次都派锦衣卫和厂卫乔装进入。

    这件事兰沁禾是知道的,或者说,这正是万清的目的。

    开办茶宴,让锦衣卫进入,正好回去禀报先皇,自己是真的没有旁的心思,所为不过风月而已。

    但随着茶宴越办越大、越办越久,每月官员学子们共处交谈,锦衣卫、厂卫能从中探听到不少消息。久而久之,这里成了司礼监和皇上搜罗消息的一个重要之处,成了京中一个特别的情报场所。

    慕良掌管镇抚司和东厂也有五年了,兰沁禾估摸着,他是觉得自己这个地方探听消息便利,所以才打算暗中帮衬她一把。

    免得自己到时候为了国子监的事焦头烂额,暂停了茶宴。待到那时,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原来是这么回事。

    兰沁禾想通透了,终于长舒一口气,困意也涌了上来。

    想通了这事,她明天才敢去见慕公公,否则心里云雾一团,她还真不敢去司礼监。

    ……

    翌日

    平常除了进宫,兰沁禾鲜少坐轿,一是轿子速度慢,二是轿子里面闷。

    郡主府离司礼监距离不远,她便连马也不要,也不带丫鬟小厮,独自步行前去。

    今天慕良当值,余下的禀笔太监要不是伺候皇上去了,要不在屋里休息,司礼监的办公署里只有慕良一人。

    兰沁禾拿着母亲的折子,穿了身藏青的直裰,假装自己是过来送公文的。

    她也来过两次司礼监,一次是十年前,也是替万清送奏疏,一次就是前天,来探林公公的病。

    要说司礼监和其他太监衙门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的气氛。

    这里的太监从不看外人眼色,出去架子要比普通官员都大两分。太监们拜干爹,收了的干儿子再收干儿子,自己就成了“爷爷”一辈。

    全国的所有太监的祖宗就落在司礼监。像是林公公这般的两朝掌印,下面不知多少孙子曾孙,就算是慕良这样的“新秀”,也是儿孙遍布,故此平日的小太监们遇见了他,都会喊一声二祖宗。

    然而这声二祖宗恐怕叫不了多久了。林公公老了,又深染重病,前天兰沁禾见他时,清楚他老人家时日无多。

    等林公公一走,慕良升到司礼监掌印,他便能把这二祖宗的二字去了。

    兰沁禾私心里其实是不想林公公离开的,她没有爷爷,林公公对她来说就是个温和慈祥的老爷爷,每年过年过节宫里办宴都会记着兰沁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