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来霞亭,贾敏她们也已经转过了花园子,正喝茶消乏。见丫头手里捧着的东西,老太太先笑了起来:“今日太爷可是破了财了。难得他大方一回。”
谚哥儿有些不高兴地倚到老太太身边:“只我没有。”
老太太见黛玉只是看着谚哥儿微笑,并没故做大方地说要把自己的东西分与他,心里暗暗点头,这不是个做作的孩子。刘氏倒有些脸上过不去,向着谚哥儿道:“姐姐与哥哥是客人,头一次见老太爷,你竟要与客人争?”
谚哥儿把头埋到老太太怀里,小声嘀咕着:“二哥都说了,姐姐是自家人。”
黛玉如没听到一般,向着谚哥儿道:“太爷必不会只赏宽哥儿一幅字,说不得咱们三个都有呢。”
谚哥儿噌地把头抬起来:“姐姐说的可是真的?”黛玉只抿嘴一笑:“等下不就知道了?若是只给宽哥儿写一幅字,太爷一挥而就,何必还要过一时再赏?”
谚哥儿听了大感有理,从老太太身边起来,去拉宽哥儿的手:“咱们也逛花园子去,现在鱼都出来了,拿了东西去喂它们。”
宽哥儿看向贾敏,见她点头,轻轻挣开谚哥儿的手,向着老太太与沈太太行了个礼:“如此小子告退。”
老太太看着他与谚哥儿的背影,笑向贾敏道:“是个懂礼的好孩子。你教的好。”
贾敏并不敢当:“他与询哥儿两个都学着越儿来,我与淑珍倒真没怎么操过心。”
沈太太那头已经拉起黛玉的小手,问她来京里可习惯不习惯,出门了没有。黛玉答道:“京中比起扬州,只是干了些,别的倒还好。只去了一次外祖家,还没来得及与别家走动。”
为何没走动,人人皆知是贾敏前几日生病之故,也就放下不提。一时酒宴齐备,谚哥儿与宽哥儿两个早已被人找回,大家入席时,贾敏还要与刘氏推让,老太太道:“你是客儿,又比她年长,若是让她越了你,等你走了太太也要罚她。”贾敏才不推让。
席上菜品并不十分奢糜,却很合贾敏与黛玉姐弟的口味,显然是问过沈越的。如此宾主尽欢而散,送她们到二门的刘氏向着贾敏道:“今日咱们可是说定了,来日我是要接了玉儿一起出门的。”
贾敏已知她行事便是如此爽直,也觉得黛玉出门交际一番不是坏事,笑着应下。
回府之后才觉得身子有些乏累,向着黛玉姐弟道:“你们想也累了,不必陪我只管回自己院子歇着。”
黛玉不肯,定要陪着贾敏回了上房,看关丫头服侍她睡下了,才带着人回自己的院子。一进屋就长长地吐了口气,直接坐到了小榻之上。
古嬷嬷问道:“姑娘也累了,不如洗漱睡一会儿?”
“不急,把太爷写给我的字拿来。”黛玉吩咐一声,跟着出门的雪鹭应了一声,将字寻出与雪雁两个一起小心展开。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就是沈学士思量再三,送给自己曾孙媳妇的字。黛玉仔细看了又看,手也要空中比划几下,才向着古嬷嬷道:“太爷的字,果然大气老练,没几十年的苦功再学不来。让人好生裱了,明儿挂到书房去。”
古嬷嬷听了点头应下,又劝道:“这个日后有的是让姑娘临摹的时候,姑娘还是先养养精神。若是让公子知道姑娘不爱惜自己的身子,奴才们又得听训了。”
黛玉狡黠一笑:“嬷嬷不说,蔼哥哥如何能知道?”
古嬷嬷无奈地看着眼前的小姑娘,后知后觉地发现她已经有了小心思,前日把自己与太太都瞒过了:“是,老奴自是不会向公子告状,可是公子若是问起,老奴也不能欺瞒公子。”
黛玉听劝地叫人送水进来,才向古嬷嬷道:“伯母送的那几个丫头,嬷嬷去打听打听太太都让去哪儿,若是有给咱们使唤的,嬷嬷看着安排吧。”
古嬷嬷看着丫头们服侍着黛玉洗漱,嘴里应着:“即是大奶奶送的,太太那里留下一个也可,都送到姑娘院子里也可。等老奴试试那几个丫头可得用,再回姑娘让她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