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自己早向着老太太与两位房太太见过礼,对不该出现的两位房少爷视若不见。直到房家兄弟给贾敏请过安,沈越才笑向黛玉介绍:“这是大表兄,这位是二表兄。都与我一起在乙班就读。”
黛玉大方的向两人行礼,也以表兄呼之。房子思与房子明忽然有些扭捏起来,别扭地与黛玉见过礼后,拉着沈越便走:“老爷知道你要过来,正在书房等着你呢。”
沈越偏要向着房老太太行礼告退,又要向着房家两位太太请辞,闹得房子思与房子明如落荒而逃一般。房大太太笑向贾敏道:“看着他们比越儿年长,谁知竟不如越儿稳重。人都说林大人会教导弟子,这两个也该让林大人教导一下才好。”
这就是个客气话,贾敏连道不敢,房家也是书香之家家学渊源等语。一时大家谈笑间,丫头就送上三人送黛玉的表礼,自是样样不凡,三人犹笑简薄:“留着你赏丫头吧。”
黛玉带笑谢过,又呈上自己送长辈们的礼物:房老太太的是房氏与询哥儿、谙哥儿的行乐图,两位房太太的则是每人一幅山水。
喜得房老太太对着贾敏夸个不住:“这比给我什么金银珠宝都强百倍。”想到女儿不知何时才能再见,眼角就有些红意,摩挲着黛玉细嫩的小脸道:“难怪淑珍来信说玉儿一走,将她闪得几日吃不下饭。这样细心体贴的孩子,我也舍不得让她随你回家了。”
贾敏笑道:“淑珍性子宽厚与人为善,我也舍不得她。等着沈大人回京述职的时候,她必是要跟着上京的,老太太那时就可见到女儿了。”
房家两位太太也将黛玉从老太太手中接过,人人看着喜欢:“越儿现在不大有空给我们画像了,我们看你画的也好,过几日接你过来给我们画上一幅。”
老太太让她们说得伤心一下子去了:“孩子学画儿不过是为了怡情,竟成了专给你们画像的不成?不说孩子刚到好生疼她,先打起你们的算盘来了。可见该罚。”
“是,一会儿入席我们先自罚三杯,谁让我们没眼色,看不出老太太现在把我们都摞到脖子后头,专疼玉儿一个。”房二太太看着婆婆神色转好,跟着凑趣。
自这日起,连着十来日贾敏都带着黛玉出门做客,也有沈家的姻亲家,也有林如海的同僚家,还有林如海原本的同年以及林家故旧家中。有些可推的推了,那些一直走动的人家,哪儿能推得?少不得一一走动起来。
别说贾敏自己累得身乏体软,就是黛玉倒觉得眼界大开:这些人家多是清流,家中姑娘们也都念书识字,大家一处相处时,或是吟诗做对,或是投壶双陆,种种消遣皆是黛玉头次见到。
好在她本性聪敏,吟诗做对都是本等,不过在家时是自己一人现在是大家即兴。至于没见识过的投壶双陆等玩意,也是一学就会,更让那些姑娘们觉得她不懂就问态度真诚,好几位与她相约下次再一起玩。
只是黛玉时时在意贾敏的身体,见贾敏有些吃不消,便向贾敏建言:“咱们拜客也拜得差不多了,不如哪日将大家一起请来,免得一家一家的请太太受累,太太早早下了帖子,也可在家歇两日。”
贾敏听了大觉有理,娘两个便一一算起该请何人,何日下帖、何处游戏、何处宴坐、如何摆设等事。黛玉想起一事,问道:“这是咱们进京头一次宴客,太太觉得可该给外祖母家下帖子?”
这还真是一个问题。按说贾敏回京头一次宴客,怎么也得让娘家人来撑个场面。可是别的人家多是清流,若是将军府来人定说不到一处。何况现在贾敏恨王夫人恨得牙根儿都痒痒,哪肯给她下帖子?
可若是不给将军府下帖子,也不是那么回事儿,明眼人都会想到贾敏是不是与娘家不合。此世人讲的是打折胳膊藏在袖子里,出嫁女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与娘家闹翻,还公之于众,都会让人先说出嫁女的不是。
见贾敏迟迟不应,黛玉有些不安地唤了一声:“太太?”
贾敏回过神来,向着黛玉苦笑一下:“我无事。不过是想着来人都是清流,你舅母她们和人说不到一处的话不好开交。”
黛玉便知贾敏这是不想请将军府中人的意思,想想这几日做客回府,总能听到管家娘子来回,说是将军府的老太太又打发人来看望太太、又给太太送了什么东西的话,心里也是一阵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