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打量着黛玉的耳坠子,倒没发现及笈礼第一礼已经开始:此次黛玉及笈礼,正宾竟是皇后娘娘的嫂子,承恩公夫人!
就见承恩公夫人面带慈和,口内轻轻诵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然后替黛玉除了双鬟髻,轻梳后挽做流云髻,再将赞者奉上的五尾凤钗插于流云髻上,起身回座。
李自珍身为赞者,替黛玉扶钗后,扶黛玉起身,诸观礼的夫人姑娘们齐向黛玉做贺,黛玉还礼后由张婉扶着回东房,李自珍到承恩公夫人前接过襦裙,到东房换好后,黛玉再次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黛玉第一次出现,大家被她耳边的光彩吸引,没注意那采衣,这次再出来,人人都留意到了襦裙的与众不同:黛玉身上的襦衣,不同与大家平日所着直筒筒没个腰身,而是略收了腰线,越显得黛玉身姿袅娜。
襦裙上头是满绣百鸟,那鸟神态各异,齐展双翅飞舞,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却不显杂乱只见活泼。如此衣裙映了明晃晃的耳坠子,配上黛玉出水芙蓉般的玉面,就是女子也看直了眼。
刘氏轻向自己婆婆笑道:“老太太回去定要罚越儿,这样的好花样,竟不想着孝敬老太太。”
房氏听长嫂说笑,也跟着凑趣:“让他给老太太画一千只出来。”
沈老太太各拍她们的手一下:“玉儿如今画技比越儿也不差什么,说不得是她自己画的。”李氏听了掩口而笑,就算儿媳妇是孙子的亲娘,在老太太心里偏的还是自己的孙子。
几位皇子妃心里都与大皇子妃当日一般想法,幸亏皇后收了这位林家姑娘做义女,否则真不敢想这样的女子若是参选,会引起什么样的风波。
至于原来几位皇子从家中拿出许多财物替黛玉添妆,当日生出的小小怨气,早在见了黛玉容颜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添妆好呀,添了妆就说明这林家姑娘嫁人的时间不远了。这样的美人,还是早早嫁了让人放心。就算是让她们再给黛玉添一回妆,她们也心甘情愿呀。
这一想之间,再加也已经结束,黛玉进内换了广袖长裙,又出现在了大家面前。襦裙取其轻灵,长裙爱其庄重。身着大红滚黑边的黛玉,头上加了玉冠,脸上的神采为之一变,整个人典雅大气,端庄瑞丽得让人移不开眼。
贾敏看得眼中就是一热,自己的女儿真的长大了,曾经让自己担心的身子,这些年调养得当,性子虽然爱娇些,却也明理能担起长姐之责。尤其是对自己和老爷体贴又暖心,分了自己多少忧愁。
可这样刚刚长大的女儿,不出一个月,就要离开自己,嫁做沈家妇了。想到这里,贾敏不由的看向沈家婆媳坐的方向,正与房氏的目光碰上。房氏脸上是由衷的笑意,见贾敏眼中的不舍,忙奉上一个让她安心的笑容。
这样的儿媳妇,她一定会好生看待,不会让她受了委屈。贾敏理解了房氏目光中的意义,向她微微点头:我的女儿,请你多多善待。
房氏也点头让她放心: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若是待儿媳妇不好,第一个跳起来找自己算帐的,一定不是贾敏,而是那个臭小子。
黛玉三谢之后,才算礼成。贾敏便请诸夫人到花园松散松散,而黛玉则由着李自珍等姐妹相陪,在她房中说话。
“好姐姐,快告诉我你这套头面是何处打的,我也要去订一套。”李自珍刚才做为赞者,屏息静气了那么长时间,已经是她的极限,一进了黛玉的屋子,立时恢复了本性。
这话可让黛玉如何回答?本想顾左右而言他,张玲却不依:“你可别告诉我们说是长辈送的,自来从没见哪位长辈戴过这样稀罕东西。”
别的姑娘们也纷纷开口,黛玉无法,只好轻声道:“听说是内务府造的。”一句话便让姑娘们都闭了嘴。她们家中都是做官的,都隐约听家中长辈说过沈越被人弹赅,原因就是让内务府替他打造东西之事。
不是那些长辈要与闺阁女儿议论朝事,而是长辈们都知道自家女儿与林家姑娘交好,而沈越是林家姑娘的未婚妻,这样的事情自然要说与女儿听听,也好让女儿安慰黛玉一下,方是闺中姐妹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