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六皇子放了,在一旁拉了黛玉的袖子,一句一句附合着宽哥儿的话:“要是敢对姑姑不好,我到时带着嬷嬷去接姑姑。”说的沈越觉得自己平日一定无恶不作,要不怎么一个个都当自己一定会欺负黛玉?
眼见着宽哥儿领子上的水痕越来越多,沈越不得不出声提醒:“玉儿别听他们两个胡说,我何曾敢动欺负你的念头?真有那一日,老太太、太太头一上不放过我。我不怕别人,难道不怕先生收拾我?”
黛玉的眼泪一下子让这句话给说散了不少,由着宽哥儿将自己扶正在轿中,接过苹果玉瓶,就觉得眼前更暗,轿帘已经放下了。
摇摆之间,听到了更激烈的鞭炮之声,外头有人在叫:“踢轿门,踢轿门。”黛玉的神经就绷了起来,这个习俗她也是知道的,是给新娘下马威的意思。
可是那轿一点儿也没动,眼前又觉得亮了些,显然是有人打开了轿帘,就听有人在起哄,说是新郎连踢轿门都不敢,一看就是怕老婆的。黛玉不由的轻笑了一下。眼前已经伸进一只手来,这只手她认得,也曾紧紧握过自己的小手,让黛玉现在可以放心的把自己的小手放到上面。
沈越握住那只小手的刹那,觉得自己心里一下子满当了起来,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这么长时间的努力与奋斗,在今天才算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于是他加倍轻柔的握着那小手,即怕她滑落,又怕攥疼了她。
“小心些,要跨火盆了。”沈越轻声提醒了一下。黛玉随着他的力道,顺利迈过了火盆,眼前是一片红色,脚下也是红红的地毯,正要迈步时,有几片花瓣落到了她的脚边。
“啊——”耳边传来了观礼之人的惊叹之声,就见两对身着大红喜庆服饰的童男童女,个个小脸严肃认真,让人看上去有一种莫明的喜感。孩子们每人手里挎一个大大的篮子,慢慢走在新人前头,一边走,一边从挎着的篮子之中,摇出鲜艳的花瓣,高高的抛洒向空中。
只是他们年小身矮,用力抛洒之下,那花瓣还是只到了黛玉胸前的位置,就如黛玉行走在了鲜花之间一样。黛玉有盖头挡着,虽然看不到,却能听到大家的议论,也能看到不时落到自己脚前的落花,一步步走得如梦似幻。
等到正堂,花童的花儿也正好撒完,几个孩子都长长出了一口气,向着等在门口自己的母亲露一个大大的笑脸,引得大家都是一笑,齐声称赞几个孩子好胆识。
这样迎门还是大家头一次见,即新鲜也觉得好意头。老太太听着大家兴奋的议论,也露出笑容:没失礼便好。
等着礼成送新人进洞房,大家才知道新奇全在这里:虽然这新房也是按着习俗全布置成了大红色,可是里头的东西却件件都是人没见过的:
大红的婚床是圆的,柜子也是单打出来的,上头的抽屉多不胜数,不是怕失礼,都想打开看看里头都是做什么用的。最出奇的就是那个梳妆台,上头的镜子纤毫可见,竟足有三尺长短,可算是这京里头一份了。
还有那个软乎乎的椅子,竟不是分开摆着,而是齐齐摆在一起。大家坐在一起,竟让人生出了更亲近的感觉。这新房里的东西真是样样让人看了想要,一定要问问沈家是从哪儿淘换来的。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观礼的大人,慎哥儿几个小花童却不肯离开,沈越无法,向黛玉道:“你不必在意他们,一会儿他们玩腻了就走了。”
黛玉心想,别说他们,我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腻呢。可惜蔼哥哥儿要出去陪客,要不就让他好生讲讲这些东西都怎么用。
“玉儿还不累吗?”沈越看着黛玉兴致勃勃的小脸,还有那一开一合,不停向自己提问的红菱小嘴,心里给自己掬一把辛酸泪,自己怎么就那么想不开,把所有新鲜玩意都放到了新房里。黛玉倒是光剩下新奇、没有新婚的忐忑了,可这问题也太多了点儿。
玉儿,难道你忘了,今日应该是咱们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日子了吗? 第二日沈越醒得很早, 轻纱床幔之下, 黛玉还睡得安稳。他悄悄把手从枕侧收回, 在朦胧的龙凤烛光之下,看着黛玉的睡颜, 满足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