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娶妻如玉_作者:朱大概(77)

2020-01-31 朱大概

    除了杨家自己兄弟间起了龌龊,别的宾客都觉得别致又新鲜,也有好花的太太,打听着花房可还有别的花没有,想着将来自己家中摆宴,也可去淘换几盆装点。

    等人客散尽,房中只剩下一家三口的时候,蔼哥儿才把杨仪所说,总督孙子过几日生日之事说出来请父母参详。

    沈任听后沉吟一下才道:“往年我一人在江南,人人知道后宅无人,就有些礼数疏忽了也好推搪。现在你们母子过来了,又有上次之事,不好不去。”

    房氏跟着点头:“的确,只是小孩的礼,倒也轻不得重不得。”

    沈任一笑:“什么轻不得重不得?即是放出给孩子过生日的名头,自然礼越重越好。好在我并不指望着升迁,平常往来罢了。”

    房氏听了点头,又为难道:“若是二爷去的话,让人觉得阿谀太过,偏我现在走不开。”询哥儿太小,省城不比扬州,总不能当日去当日回来。

    蔼哥儿笑道:“反正杨仪也要去,不如我与他一路吧。正好算是我们之间的交往。”

    他去倒是正合适,可是看看他的小身板,房氏还是舍不得:“你才多大就一人出远门,怎么能让我放心。”

    蔼哥儿大言不惭道:“人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好借此历练。何况还有跟的人,杨家肯定不会让杨仪一个人去,杨保更大些。”

    沈任听了点头:“也好,正好去问问你先生,往年他们送的都是什么。若是今年还送的话,咱们与他家一样也就是了。”

    如此算是定下,蔼哥儿先问过林如海,知道他家往年不过是平常的四样表礼,沈家也就一样预备下。蔼哥儿自己更好说,即是时江爱花,那就给他花好了。

    临行前杨仪让人到花房取了催发好的牡丹,直接赏了花匠三百两银子,蔼哥儿算是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拿出三十两来赏了花房诸人,蔼哥儿自己倒带了一盆茶梅——他去只为全了礼,并不是要与杨仪争风头。

    杨家果然兄弟齐出,听说蔼哥儿要与他们搭伴,杨仪就已经兴头起来,商量着去了省城要去何处游湖,又要去吃什么小吃,听起来他对省城很是熟悉。

    提前一日上船,三人一路观着山水一色,杨仪又在那里显摆他背了多少诗。蔼哥儿这半年多的声律也不是白背的,虽然于做诗上不是什么有灵性之人,倒是已经开始自己抽空看起诗来,听杨仪背得兴起,不时提个头由他接着背。

    如此一路颇不寂寞,下船时竟然有人来接。见蔼哥儿面有疑色,杨保笑道:“为了父亲到省里办事有落脚之处,也置办了个小宅子。不过比不得家里宽敞,委屈沈越兄弟了。”

    看来知府比起知州来,果然实权人物要虑的事情多。蔼哥儿心里清楚,面上带些感激:“我还以为要住客栈,即有自己的宅子,更好了,哪儿来委屈这说。保哥哥客气了。”

    杨仪不耐烦他们这样客套,拉了蔼哥儿与他同车:“快回去洗漱一下,下午还能去逛逛夫子庙,只管在这里客套什么,让人看西洋景吗?”

    杨保拿这个弟弟也没什么办法,跟着上车。

    宅子果然不大,只可两进,倒是典型的江南风物,小小院子里也堆处假山,下头细池里养着三五尾红鱼,往来吞着水面的浮萍。蔼哥儿踩在青砖之上,很俗气地想着这处挨近总督府的宅子,怕是价格不菲。

    中午草草吃了点儿东西,杨仪便叫着要出门,连中觉也不肯歇。杨保要先去总督府递拜帖送信,只好吩咐守宅子的人好生跟着,又让带来的人仔细,若有事只管到总督府去找他。

    细细吩咐过了,杨仪与蔼哥儿才算脱身。因住处本就近总督府,而总督府离夫子庙并不远,杨仪又不愿意听杨保唠叨,连车都没让人备,拉着蔼哥儿便出了门。路上杨仪又向蔼哥儿抱怨一回:“知道他比我大两岁,不知道还当他是我爹。”

    蔼哥儿只轻笑,他倒觉得杨保对杨仪算是仁至义尽,若是将来询哥儿这么熊,他就让询哥儿知道知道什么叫长兄如父。

    正想着,前头猛有人大喊:“哪儿来的小子,走路不长眼睛吗?乱撞你娘的,把大爷的东西撞坏了你可赔得起?这可是要送给总督府孙少爷的东西!”    听到有人喝问,蔼哥儿抬头一看, 发声的也是一个胖子, 比自己胖了一圈还多,脸上的肉挣挣着, 把五官都挤得小了, 要不看各样轮廓,眉眼都不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