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跃农门_作者:夹心棉花糖(83)

2020-02-04 夹心棉花糖

    大清早的其实也吃不进去太多东西,沈毓宁便只熬了些养胃的小米粥,配着自家蒸的十分劲道的白面馒头,以及沈老太太自己做的开胃小菜。

    这样的饭菜,看上去似乎甚至简单到带了些清贫的意味,却因着过年期间这大鱼大肉吃得多了有几分腻味,反而让沈文晖来了些食欲。

    沈文晖用早饭的时候,沈毓宁也并未闲着,沈家人都不是什么亏着嘴也要省钱的性子,沈明泽每每拿了银子,便会多多少少去街上的铺子买些零嘴、糕点之类的回来。

    又因着沈毓宁自己是个爱琢磨的性子,平日里也没什么事情,便会根据那些东西的样子和味道模仿尝试着做做,虽不能说味道完全一致,但也能大概模仿个七七八八。

    过年期间她也做了不少糕点用来待客,还剩下了一些,干脆全部拿了个食盒给哥哥装上了,除此以外,还有些从铺子里直接买来的糖渍青梅,也一并装在里头了。

    等沈文晖出门时,站在马车旁边的邵璟第一时间注意到的便是这么个显得有几分笨重的红木食盒,顿时哭笑不得。

    “怎么?耀之还怕为兄不管饭,这是自备午饭了么?”邵璟说这话便明显带了几分打趣的意思了。

    而沈文晖注意到的则是家门口停着的两辆马车,显然,另外一辆马车上便是未来的皇后娘娘及两位注定身份尊贵的天家贵胄了。

    这时候天气还有些寒意,虽未曾下雪,邵璟身上也穿得足够暖和,可被冷风吹着总归不是什么好的体验,邵璟能在马车外等了他半天,也没有让手下人扣门催促他的意思,面色如常。

    光从这些细节来看,便足以收买人心了。要知道,大齐重文轻武,朝中大臣多是寒窗苦读数十载才出人头地的,既然有着这样的毅力,对那些身外之物、加官进爵也就看得没有那么重了。

    那么,为官多年他们究竟图的是什么呢?还不是个“名”字,遇上个贤明又赏识自己的君主,史官在皇帝起居注上记上一笔,可不就成了君臣之间惺惺相惜的千古佳话了吗?

    沈文晖自认为也是俗人一个,就算是站队也当然更愿意矮个子里拔高个,愿意寻上个哪怕是装样子,也能在明面上过得去,不会卸磨杀驴的皇子。

    什么?你说保持中立行不行?在前世还没踏入朝堂的时候他也这么打算过,可越到后来就越是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有多么天真!

    若说是那样手握重权、门生遍布朝堂的元老大臣,还可以做到保持中立,这当然不是出于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从龙之功谁不想要?哪怕已经手握重权了,可谁又会嫌权势扎手呢?

    或许的确有这样的元老大臣为求稳妥而选择明哲保身,不偏向任何一方,或许新帝即位不会得到重用,但也免去了因站错队而被清算的风险,可与此同时,有保守求稳的,那就定然有富贵险中求的。

    而像这样想要冒险求个将来前程的,哪怕是自己想要站队,怕是也没有任何一位皇子敢纳其入了门下,正是因着这样的朝中重臣,一旦偏向了某位皇子,其余的皇子便会出于忌惮而率先联合起来对付他。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谁又想成为众矢之的呢?因此,历史上这么多次的改朝换代,很少有手握重权的元老大臣会真正偏向于某位皇子的,若是压对宝也就罢了,如若押错可不是就成了新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吗?

    而沈文晖则不一样,他一介寒门学子,即使拜了大儒为师,可老师程勉已然辞官归家,即使同朝为官的也会有老师带过的学生,可那么单薄的一点儿师生情谊怎么可能换来旁人对沈文晖的照拂呢?

    他既然无权无势,若是选择中立无异于是同时站在了三位皇子的对立面,怎么可能杀出重围呢?所以,沈文晖只能选择押宝,也幸好,前世的他押对了。

    “让世瑜兄见笑,家里小妹一片心意,做兄长的也不忍心拂了,便只好带上了,也不是什么金贵东西,就是些糕点零嘴一类的,如若不嫌弃的话不若便拿给小侄女吧?”

    邵璟还没说话呢,他身后那个车夫险些就按捺不住想要开口说话了,开什么玩笑?小公子和小郡主可都是金尊玉贵养大的,没经过验毒的东西,怎么敢入这两位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