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女儿在从中打岔,初闻昊便看了柳斐然一眼,问道:“他们联名上书,可有你的一份子?”
柳斐然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从实说起,“回陛下,微臣也是犹豫的。一方面,陛下龙体安康,国家才能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却也知大臣们此举不妥。只是想来,臣还是私心地希望陛下不要过于苛求自己,保重身体为大。”
初闻昊笑容变淡,柳斐然此时却接着开口:“因为一旦陛下有个那么小殿下,就真的没有父亲了。”
最后一句话,彻底击中了初闻昊的内心。他怜惜地看着自己女儿,初玉尘眼红红的也不说话。他叹息一声,“只有你只有你想到了尘儿。”
柳斐然恭敬说道:“微臣十四岁失去了父亲,尚且悲痛难忍,况且殿下比微臣当年还小四岁,母亲又早逝,微臣想到这一层便心里发疼。”
初闻昊何尝不知,自己活久一些,对于初玉尘来说,就更轻松一些?只是时不待人,很多事情,他已经没有办法去掌控了。
罢了罢了,自己一旦死了,辅国之臣也还是要立起来,自己不够时间等尘儿长大,也无法亲手把柳斐然捧到丞相的位置,既然如此,那就让她们相互依偎着成长吧。
初闻昊想罢睁开了眼睛,说道:“把你们想好的章程说一遍。”
柳斐然便把大致的内容说了一遍,“是以陛下之玉玺为红章,大臣的印章是为蓝章。事情重大则需红蓝章皆盖才能生效,一些繁琐小事盖蓝章即可。如镇山火灾之事牵扯到两村百姓,需盖双章,如掾史升迁等事,盖蓝章。”
初闻昊精神不太好,断断续续也听了个大概,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问题,“柳大人觉得如何?”
“此为现今最好的办法。”
“那宣旨吧。”初闻昊声音满是疲惫,“今日起,以丞相为首,御史大夫、大将军、光禄勋和太子少傅,代朕辅国。赐宣宁殿旁厢房为办公、歇息之处。”
“是。”
“朕乏了,你们都退下吧。”
“儿臣(微臣)告退。”
两人一同出了琉璃宫,柳斐然说道:“殿下,今后这些日子,多些陪在陛下身边吧,要让陛下保持心情愉悦,对陛下身体也好些。”
初玉尘乖巧点头,“苗姐姐之前有叮嘱过我,姐姐你放心吧。反倒是姐姐,今后参与到了朝政决策,应该很不容易吧?”
柳斐然苦笑,“哪里是什么决策?陛下刚说的五个人之中,微臣资历是最浅的,根本说不上话。”
初玉尘对于现状的胶着也是有点烦躁,“那该怎么办?”
柳斐然想了想,说道:“其实做不做决策关系不大,只要是决策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百姓就够了。殿下,他们几个虽然也会有私心,但毕竟还是忠君爱国的,也不必太过于担忧。”
初玉尘现在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一向淡然的姐姐也有点头疼的样子让她觉得不开心,就想做点什么。但问题是现在什么都还没发生,她也无从插手。
于是初玉尘只好幽幽地叹息了一声,“尘儿知道了,放心吧姐姐,无论如何,我都会站在你这一边的。”
初玉尘如此慎重的样子,让柳斐然心里也是欣慰。不管日后如何,她们会不会君臣翻脸,但至少现在还是相处融洽的,何其难得。
柳斐然想到这些,不禁露出一丝笑容来,带着一丝揶揄的语气说道:“微臣明白,小殿下便是微臣,最坚实的后盾。”
最坚实的后盾
初玉尘一怔,心里突然就像是被一只大手捧住了那般,一瞬间觉得自己变得无所不能,威风凛凛。做姐姐最坚实的后盾,她最坚实的后盾。 圣旨一出,朝臣都不禁有点震动。虽然是已经在预想之中,可颁布之后,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从今以后,恐怕好一段时间,都是那被点名的五名大臣的天下了。
一时之间,送礼的官员竟也络绎不绝,每一个大臣都受到了这份“荣光”。
梁仲焕为辅政大臣之首,地位最高;苟宿家世体面,乃是皇亲国戚;金虎是唯一的武将,代表着军方势力;叔青司为人随和,乃朝中最受欢迎的大官;柳斐然年轻有为,深得圣上和皇太女的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