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与美食[种田]_作者:齐氏孙泉(118)

2020-02-07 齐氏孙泉

    “我怕你吃不惯。”狗娃有些不好意思到,“我小时候倒是经常吃。我不大的时候爹娘就没了。当初为了给爹娘瞧病花光了银子。所以打小条件就不好。吃不上肉,就只能自己找肉吃。河里的鱼,河边的□□。田里的蚂蚱,路边的蜻蜓。能抓着的,那都是嘴边的一口肉。当年嫂嫂怀大姐儿的时候,我还给嫂子抓过青蛙补身子呢。”

    想起那早夭的大姐儿,狗娃不禁叹了口气:“可惜了我那大侄女儿。你不知道。我那大侄女儿人聪明,打小就通事理。村里没有不喜欢他的。还有老人说,说这十里八村的灵气,都生在大姐儿一个身上了。只可惜人没得早。锁头生出来那年,大姐儿心疼娘亲,非要上树去掏鸟蛋。结果掉下来就摔死了。嫂子没了闺女,又在月子里。这一难受,人就没了。锁头月子里就没吃够奶,后来一只瘦瘦小小的。都以为养不大。好在养到现在,越来越壮实了。”

    铁蛋直到狗娃过去的日子苦。只是没想到是这样的。不难想象,当年锁头没了大姐和娘亲,陈大一个人,拉扯着才十二的狗娃和未满月的锁头,会是怎样的窘境。

    好在,人都还在。

    “所以,村里才会说锁头克人?”铁蛋道。

    “我是不信。”狗娃皱了皱眉,“哪有什么好不好的。不过是一个人一条命。各有各的不同罢了。他们都说锁头出生的时辰不好。可人这一辈子,要是打出生就注定好了该怎么走,怎么个结果。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就好像我。我是泥腿子一个,按理说往后几代都翻不了身。可我遇到了你。我现在,不也过上了地主公的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就V了哦~

    夹子第二天五连更哦~    地主公?这个称呼倒也稀奇。

    “按你这说法, 那我岂不是地主婆了。”铁蛋贴着狗娃轻声笑到。

    狗娃连连否认:“怎么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的。”铁蛋将狗娃往怀里一揽, “我挺喜欢的。”

    狗娃脸上有些臊得慌。

    “那就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眼下及时行乐才是正经事。”铁蛋轻轻亲了亲狗娃的额角,“念念, 那些烦心事,就留到以后吧。”

    随后的时间,铁蛋用实际行动打断了狗娃所有的悲春伤秋,在欢愉中,让狗娃暂时忘记了外面的糟心事。

    因为蝗灾的问题,铁蛋也没回城里,暂时就在狗娃家里长住。对锁头来讲倒是没多大损失, 反倒是跟铁蛋接触的时间更长了, 学到的东西更多了。

    锁头虽说才六岁, 可学东西很快, 眼下又跟在铁蛋身边学了半年多, 此时虽然不敢说学有所成, 却也初窥门径。望闻问切懂得一二, 还能抓一些简单的药剂来吃。

    村里都听说了锁头学医了, 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会过来给看看。村里以前是有过土郎中的。只是五年前人没了以后, 村里再没有懂得的了。瞧病也只能去乡里或是县里看。而大夫给开的方子, 多数药多且杂,那边的药价还贵。至少不是庄稼人负担的起的。

    所以铁蛋指点着锁头尝试着给人看。仨瓜俩枣的要一点诊金,开了方子让人自己去乡里抓药,开的药材价格都不会太高, 让他们少花一点银子。赚了铜板,就全给锁头自己买零嘴吃。

    虽说现在家里有了银子,不用像以前花一个铜板也要考虑半晌的时候了。可狗娃还是不会给锁头太多钱。当然,吃穿是从来不少的。但钱总是刚刚好的。他也怕因为家底殷实就让锁头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

    现在他还小,自然花不了多少。可万一惯出了毛病长大以后也这样,那么家缠万贯又如何?总有败光的一天。

    狗娃不懂得什么“富贵出自勤俭家”的大道理。他只知道,自己活一日,就给锁头攒一日。若是那日他去了,锁头守着他给留下来的银子,够过这一辈子就好了。不求多奢侈,但求这一辈子馋肉了随时吃得上,吃得饱穿得暖睡得好。那狗娃就能合上眼。

    蝗灾并没有在这个村子停留太久。虽说村里人也抓了不少蝗虫当做荤菜打了几天牙祭解恨,和被吃掉的粮食终究是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