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蛋不敢慢待,道:“回禀圣上。小民不孝,幼时喜爱旗黄之术。爹娘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偏偏放不下这个。时间久了,家里瞧我学的认真,也就不再逼迫了。”
“人也难得有所喜欢的。若是医者仁心,能够济世救人,又那里要分什么高低贵贱。你且上来给朕请脉。进来寡人只顾着一味游玩,身体偶感不适。宫里头的太医管会说好听话,进而我倒是要听听别的声音了。过来吧。”
“小民遵旨。” 走上前去,有太监前来伺候。他们也怕铁蛋不懂规矩冲撞了圣上, 放好了请脉枕, 在皇帝手上放了帕子。
铁蛋谢了恩, 走到近前,伸手摸上皇帝的脉。分左右手分别摸了, 心中已掀起惊涛骇浪。
眼睛微眯, 以后了两步侧身, 余光去看大老爷一家。瞧他们表情有异,目光看他满是复杂。
“怎么样了?”皇帝瞧他表情不对,也正色了些。
铁蛋尽量平复心情,轻笑道:“无甚大事。不知可否劳请圣上吐一吐舌头给小民看一看。”
皇帝吐出舌头, 铁蛋本想让他看看眼睑, 只是此时人多,这个姿势对于帝王来说实在不雅。
随后, 又跟皇帝贴身的太监询问了饮食和起居,还看了些进来所用御膳保留的存底。
等道皇帝有些不耐烦的时候, 铁蛋终于给出了一个结论:“回禀圣上。小民不才。凭借粗陋才学诊了半晌,得出结论还要恭请太医看一看,才敢正经开药。大家进来身体不适, 确实与近日疲劳有关。平日充实缺乏休息,饮食上又有些重油重盐,进而身子有些吃不消也是常有的。只是圣上略有不同。
许是因为长年劳苦于朝政。虽说龙体养的极好,可天长日久,还是留下了些许顽疾在身上。近些日子, 也是新劳加上旧疲所致。苦药倒是不必吃了。小民给圣上开下一两副药膳,每日早晚代餐服用,其余时间正常饮食。想来调理个三五日,也就好了。只是小民才疏学浅,难免有考虑不周的时候。这药膳的方子,还是要先呈给太医看过才好。”
皇帝听此言,松了口气。便笑道:“不愧是英雄出少年。这般年纪,就已经这般熟练。来人,赐笔墨。你且写来朕看看。”
铁蛋持笔写了方子,先是递给太监让他看一看。太监在皇帝身边时间长了,时常与御医、太医接触。所以多少知道一点。
“这些都是寻常之药。”太监阴阳怪气的说了句。
铁蛋便笑道:“家里自是不缺好药的。只是圣上便是平时吃惯了大好大补的药。此时便要吃些这般平常却又温和滋补的药更佳。更何况,药膳比不得正经的汤药,用这类普通的药材去煮,也方便控制分量。”
太监这才又将房子交给太医。太医捋着胡子看了又看,方才点头。又特意夸赞了句:“好方子啊。我竟没想到还可以这般,妙哉,妙哉。”
那太医此言,其实是有几分巴结白家意思的。可皇帝可不管这个。听见这官家出身的公子竟然能有让太医佩服的医术,不觉心里对铁蛋的好感更增加了几分。
随后派人安排下去。以后早晚就按照铁蛋给安排的膳食来吃。
一连吃了几日后。皇帝身体果然大好,人也精神了许多。
因此,皇帝对铁蛋的喜爱更甚,平日听歌看戏,总会宣来铁蛋在侧。
铁蛋每次被皇帝叫到身边,都觉得如坐针毡。一方面伴君如伴虎,另一方面身旁族亲的目光都快把他撕碎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皇帝也没有在白家长居的道理。
打算走之前,皇帝特意宣了铁蛋前去。询问他可愿一同回京。
这世上,能被皇帝邀请的人不多。可敢回绝皇帝的,绝对没有几个。
铁蛋就是其中之一。
铁蛋早有准备,听此言,便苦笑道:“还请圣上宽恕小民抗旨之罪。”
“你不愿意?”皇帝挑一挑眉。有人拒绝他,还是第一次。
“回禀圣上。并非小人不愿。只是扎根于此,只想守在这里。白家承蒙圣上垂青,扶摇直上。自然抱着最高的谦卑来感谢龙恩浩荡。弟兄姊妹们,在京城内为君分忧,小民一无才干,二无本事。在家中守家便是极好。京城虽美,于小人而言,还是更喜欢这家中的一捧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