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临近子时,皇后宣读大封六宫的懿旨时,嫔妃们才暂时抛开了亲善热情的假客套,眼中显出了几缕灼灼的期盼。
贵嫔以上的位分都没变,宋婕妤是产子时刚晋封的,因而也未动,乔虞怀着身孕,晋封自是要等到生下孩子之后再说,剩下的,除了夏芳仪因生下小公主而升一级成了容华之外,也就只有如杨婕妤这般常年依附着皇后的才有晋封。
看来皇后是真的被自己刺激得不清,乔虞失笑,都开始用利诱来吸引拥趸了,她有预感皇后这般行事,并不是皇帝所期望的。他给她权力是为了让皇后有足够权力坐镇后宫,替他扫去后顾之忧,可不是让她肆意妄为,将后宫变成自己的一言堂。
若皇帝早就这想法,不用皇后操心,他早就将简贵妃给处理了。乔虞若有所思地看向坐在皇后身侧,艳光逼人、气势不减的简贵妃,这位难得能压着性子低调几月,想必也是磨刀霍霍,蓄势已久了。
突然,皇帝放下酒杯,低沉地嗓音辩不出什么情绪:“既然皇后做主封赏了六宫,阖家团圆的日子,朕也不能吝啬,便下道旨意,权当为各宫添份喜庆。”语罢,他仿佛漫不经心地唤了声,“乔容华。”
乔虞正出神想着事情,闻言惊了一瞬,下意识地就要起身行礼,七月左右的胎儿已经不小了,她站起来的时候仿佛觉着肚里的孩子也被吓到了,毫不客气地踢了她一脚。
你冲我发什么火,有本事踢你爹去啊?乔虞在心底恨恨道,幸好皇帝见她脸色一白,便让她坐着接旨。
乔虞依言坐下,隐约生起些许不安,总觉得皇帝又像是要放什么大招,使得她措手不及。
要是当着皇后的面升她位分就有趣了,不异于一个巴掌直直扇在皇后脸上,最后引起的仇恨值全数还得归在乔虞身上。
她提着心听皇帝从容地下了口谕,第一反应是舒了口气,还好还好,没晋位,没当众同皇后对上。然而下一秒,方才的庆幸瞬间烟消云散。
皇帝赐了她一个封号,字“宣”。
细细将这个字在心底转悠了两圈,乔虞唇边不由泛起一抹苦笑,这下可好,还不如给她晋位呢,就是连升三级都不一定有这个字给人带来的震撼大。
宣者,重光丽日,义问周达,哲惠昭布,善闻式布,又喻天子宣室、帝王诏令。
总之,这个字太大了,大到用作帝王谥号都是再好不过的那种,她一小小容华,如何受得起?
却偏偏谁都可以,唯有乔虞不能出言婉拒皇帝。
她在他面前一贯肆意妄为,皇帝全数纵容了下来,虽有乔虞小心把握着分寸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她在他面前随性而为是视他为唯一信任依赖的人,所以才不愿拘泥于规矩中平白疏远了。
她能在私下相处时半真半假的抱怨几句当是情趣,可众目睽睽之下,她没得选,只能跟皇帝站在一边。
从本质上说,这条谕旨一下,她才是最大的受益人,不是么?
“妾谢过皇上恩典。”乔虞由夏槐搀扶着盈盈下拜,皇帝神情温和,含笑叫起,显然心情不错。
满座的人中,怕也只有他是真正愉悦的,乔虞垂首望着桌上的酒盏,她身怀有孕,里头装的都是温水。她抬手倒了一杯饮下,周身环绕了一圈或多或少带着恶意的视线,令她背脊出一片发寒。
下定决心从元日开始就躲在宫里不出门不见客了,只推说身子不舒服,涉及皇嗣的事情谁也不敢招惹,因而乔虞倒真安安静静地过了半个月,直到十五元宵。
说实话,要不是有太后在,她连元宵宴都打算推了。
所幸今年元宵,太后招了外命妇进宫,是太后的娘家人,内阁大学士王修明的夫人胡氏,与皇后不是同一族的,同为内阁辅臣,王修明亲手将皇后的父亲王修正举荐入内阁之后,后者扶摇直上,炙手可热,如今势头早不可同日而语。
与胡夫人同来的,还有她刚满十四的孙女,也不知是不是命中注定,王修明同胡氏连生了三个儿子,在加上几个庶子,王修明是一个女儿都没有,这时代放在哪家多子多孙都是好事,偏偏正赶上王家情况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