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边刚留了牌子,手握名册的总管太监连名字都没写上,皇帝就径直起身,淡淡撂下一句“前朝就紧急政务亟待处理”后,便掀袍而去,留给众人一道气势磅礴的背影。
“啧,真爽啊。”乔虞幽幽叹道,当皇帝多好,不高兴了一甩脸子谁也不敢说不是,光想想都知道,他走后,太后还得出声赞赏皇上的勤政自制。
除了这一人最出名的,还有一位谢家的姑娘也十分显眼,她运道不好,点到名字的时候皇帝已经离开了,连面都没见着。
不过听闻这姑娘能说会道,妙语连珠,一番话下来将太后和皇后都给逗乐了,要知道根据王家和谢家的别扭关系,想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
关键这姑娘长得好,听说其美貌引得简贵妃都不由开口冷嘲,然后被谢姑娘婉转化解,可见急智。
再加上谢氏女子那些莫须有的传闻,都给这位谢姑娘蒙上了一层完美而朦胧的色彩,只让人听着便能升起一股子威胁感,想一探究竟,好好见识下她的真面目。
乔虞自然也好奇,只不过好奇的是先帝的那位谢皇贵妃,可惜这位谢姑娘跟她姑姑应该是一点儿不像,不然太后怕是得膈应死,更别说同她说笑,为其壮势了。
如此又等了一月,被选中的秀女才陆陆续续进宫,出乎意料的事,第一个入宫的新人不是有太后撑腰的王寄媛,而是那位神秘的谢家姑娘。 谢徽音被封为正六品贵人,赐居桑梓阁。
家世最卓越的四名秀女,有三名都封了贵人,只有王寄媛,为了展现皇帝言出必行的品质,只给了个美人的位分。
只不过为什么同是贵人,偏偏让谢徽音第一个入宫,结合终选时候发生的事儿,乔虞猜测估计是太后拿她来给王寄媛当挡箭牌的。
皇上不喜王寄媛驳他的面子,心里自然有气,这时候把他更为排斥的谢氏女子推到前面,相比之下,王家的姑娘就衬得十分讨喜了。
但是要利用得当,又如何不能把其中的风险转化为机遇呢?
无论旁人如何揣测,谢贵人为新人中第一个入宫,情理来说,皇帝晚上总要召幸她的。
不过思及谢氏过往的丰功伟绩,不少人暗戳戳地期待皇上会迁怒到谢贵人的身上,最好能无视冷落她。
多少道视线若有若无地都聚在桑梓阁上。
作为主人公之一的谢贵人自然也不轻松,临近傍晚,连晚膳也不敢用,只坐在扶椅上,美眸中流转着忧心和愁绪,怔怔地看向门口,柳叶似的细眉轻蹙,令人恨不得倾尽所有换她展眉。
谢贵人入宫的时候带了两名贴身侍奉的婢女,一人叫璇玑,另一人叫玉衡,俱是她亲挑的人,改的名,视作心腹。
她此次入宫承载了谢氏一门的期望,这两位协助她的宫婢自然也是不凡,璇玑善谋,心思玲珑;玉衡善医,性情沉稳,谢贵人自知有所欠缺,有时候也会寻问二人的意见。
眼下谢贵人眉头一皱起来,璇玑便猜出了她的顾虑,端上了一杯热茶,柔声劝慰道:“主子放宽心,皇上勤政之名世人皆知,奴婢已经打听过了,大多时候得拖到戊时才翻牌子呢,急不得的。”
谢贵人攥紧了帕子:“要是原先的计划能行得通,我自然不担心,可现在皇上未见过我,对我的印象全数来自于姑姑……”
璇玑冷静地开口道:“主子,这并不重要,皇上念及谢家,必然会召幸您的。”
谢贵人有些不确定,她成为谢徽音的时间已经不短了,自然能看出皇帝对谢家的不喜,正式因为几年来亲眼目睹了谢家如何在皇帝打压下由盛转衰的,才导致她对皇权的既害怕又向往,
这不喜欢能轻易掌控他人命运的滋味儿呢?
璇玑莞尔笑道:“您忘了老太爷跟您叮嘱的话么?”
谢贵人一怔,才想起来她入宫之前,祖父特意叫她去书房说了许多,大多都是在警告她要小心谨慎,纵使得了圣宠也不可恃宠而骄,不可贪慕帝王真情失了平常心,需步步筹谋才能细水流长。
最后说了一句:若是入宫不得皇上召幸也不必着急,皇上总会见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