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却没因此而消气,瞪着她怒声斥道:“哀家当年顶着皇帝不喜,百般算计才把你迎进宫来,你不得皇上宠爱,又自作聪明失了胎儿,哀家气你骂你,可到底没放着你不管,照旧把你留在慈宁宫中!”
“哀家质问对你仁至义尽,你就是这样回报哀家的?你知不知道要是东窗事发,你、哀家、王氏一族会沦落到何种境地,百年清誉毁于一旦,你、你在世人眼中,比谢家那贱人都不如你知道么!”
太后显然是气极了,话里都带着冰碴子,恨不得化作利刃将王嫔砍得七零八落,世上就没有她这么个人才好。
苏嬷嬷忙在旁替她顺气,连声劝道:“您息怒,索性发现的早,尚有挽回的余地,还等着您做主呢,可万不能气坏了身子。”
太后忍了又忍,好不容易将爆发的怒火压制下来,冷冷地盯着王嫔:“那人是谁?你们怎么遇上的?”
王嫔支支吾吾着词不达意,太后彻底没了耐心:“你要不说,哀家这就让人给你赐药,免得留你在这世上祸害家族、毁坏皇家声名!”
王嫔知道太后所言是真的,心里咯噔一下,也顾不得许多,连忙开口:“是……是豫王……”
太后一愣,罕见地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你说谁?”
话既然说出口了,也没什么好瞒的。
王嫔温顺地将事情缘由都说了出来。
原来上回北繇公主进宫告状的时候,因着豫王责怪她把家丑外扬,一气之下跑了出去,正撞上在外头园子里散步的王嫔。
王嫔早就忘了北繇公主的模样,毕竟是嫁去王府,又不是进宫跟她争宠的,所以早把人的容貌忘了个干净,只依稀记得是个长得十分貌美的。
突然在慈宁宫中见着这么一位风情独特的美人,王嫔眉心一皱,下意识地想起来当初投靠太后的安嫔,还以为太后又找着了个值得提携的小嫔妃,就盼着她能为王家生下皇子,一步登天。
王嫔本就攒了一肚子怨气没地方发,北繇公主恰好撞在了这个枪口上,偏偏她也不是受委屈的性子,进宫告状就是因为区区侍妾也该对她不敬,这会儿王嫔位分不高,迎面着一番痛斥,北繇公主没散干净的怒火又熊熊烧起来。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差点没动起手来,连给身边的宫人提醒北繇公主身份的空隙都没有。
幸好豫王出来的快,撞见北繇公主掐腰一副泼妇模样,非但没有嫌弃,还温柔地上前轻哄,清俊温和的面容上已经有了几道岁月的纹路,反而为他添了几分成熟男人宽容大气的风度。
王嫔从小接受的就是“男为天女为地”的教育,她家中向来都是祖父和父亲当家做主,父亲对母亲固然不冷淡,可实在说不上体贴,更别说这样伏低做小。
平日相处交流,都是母亲看着父亲的眼色行事,哪敢闹别扭让他来哄,就是父亲脸上的笑容稍稍下去一点,母亲就先退让了。
进宫后见着的皇上也是,宫中上下,就是位尊如太后和皇后,不也是争着抢着揣度皇上的喜恶么?皇上一声令下,皇后就得把宫权拱手相让。
王嫔一度以为男子就是这样的,直到她撞见了豫王。
她入宫多年未曾侍寝,后宫里随便谁都能在暗处嘲笑她;好不容易上天开眼让她有孕,遭了她人算计无奈小产,却连最亲近的太后都只怪她无能护不住孩子。
谁都没像豫王哄劝北繇公主那样温柔宠溺地呵护过她。
王嫔的一颗心仿佛瞬间被浸在了一汩甜水里,暖洋洋,泡得她整个人都恬谧舒展了开来。
其实王嫔这也就是一见钟情的滤镜太大了,豫王哄北繇公主那是为了让她息事宁人,其中包含了多少真心,就是北繇公主本人都不一定相信。
王嫔却信了。
太后真想撬开她的脑子好好看看里头多神奇的构造才能装下一片大海。
瞧着王嫔说起豫王两眼放光,语气都不自觉轻柔了下来,太后心如止水,平静地在心里下了个决心,王嫔不能留了。
不过在此之前,她打算先把豫王召进宫来,当面问问他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