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一张绝美的容颜,满脑子装的却都是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成日就念叨皇上就是不知道文宣夫人的真面目,只要知道了,再想到自己是怎么受委屈的,定然会转而把心都放到谢徳仪这边来,对她即使愧疚又是怜惜。
……什么鬼
弥心觉着原本想着成为谢徳仪的心腹从而使她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计划实在太天真了,连对方的脑回路都跟不上,怎么夺取对方的信任?
再说了,谢徳仪被禁足在桑梓阁中,出都出不去,就是心里有千方百计,也没地儿去使啊。
就在她烦愁的时候,从文宣夫人那儿递了个消息过来,弥心眼睛一亮,第二天一早就找谢徳仪去了。
她算是看出来了,谢徳仪是个注重结果而不怎么在乎过程的人,所以悄摸跟她说的时候,关于“怎么发现王嫔和豫王有私情”的论述一概而过,把重点放在了这件事暴露后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首先,皇后以及贤妃霍妃肯定是首当其冲,前者是后宫之主,天然就有管理后宫的义务和职责,后两者则握着宫权,也是管理者,谁都逃不过。
其次,王嫔身上背着的是王家的名声,一旦出了这等秽乱宫闱的事,王家的名声得臭了,是比谢家当年还要臭的程度。
后头当然还有其他的影响,例如太后啊,皇上啊,其他嫔妃娘娘啊等等。
不过对于谢徳仪来说,只要有前二者,就足够她动心了。
虽然她之前跟皇后有过短暂的合作,但皇后时不时对她的轻蔑和不屑,谢徳仪也不是傻的,怎么可能感受不到,不过是对乔虞和忌惮和嫉恨占了上风,才一时不计较罢了。
可这几个月天天抄书,还是为皇后祈福的佛经,写错一个字,落下一个墨点,整页纸都废了要重新开始的那种。除此之外,皇后还经常派人过来监督,不是这个字难看,就是这一列歪了,明摆着鸡蛋里挑骨头。
这么几次下来,谢徳仪心头的熊熊怒火全往皇后身上去了。
固然给她选择,最想除掉的还是乔虞,可天上平白掉了个皇后、王家的大把柄,谢徳仪怎么能不高兴?
她可高兴坏了。 弥心原本还有些担心谢徳仪会将此事告诉谢家,闹出宫外去,掀起的风浪就不可预估了。
结果谢徳仪浑然没想起这回事,兴冲冲地找来璇玑和玉衡二人,还是商讨起来怎么好好利用这个把柄。
这两个宫女的城府可比谢徳仪深多了,不光细细问了弥心一番始末,惊吓过后还耐心劝谢徳仪,不要掺和近这么敏感的事情中,况且太后和皇后一脉早有分崩离析之势,王嫔出事,只要有壮士断腕的魄力,不一定会影响到皇后娘娘。
这么一说,弥心也只能跟着劝:“主子,以防万一,您还是不要出头的好,既然王家两脉内斗得厉害,您将此事告诉了皇后,皇后借此重创太后和王嫔,说起来反而是帮了她。”
听弥心这么诚恳劝说,璇玑和玉衡心头的怀疑便去了一半,跟着附和起来。
谢徳仪琢磨着弥心说的话,灵光一闪:“对啊,咱们可以告诉皇后去啊,太后坐稳深宫数十载,攒下的底蕴肯定比皇后厉害,如果知道是皇后将此事传了出去,毁了王家一脉的声名,甚至还从中得利,太后定然会对皇后心生不满和恨意。”
“到时候,我们只要在旁边看着她们斗就好了啊。”
谢徳仪难得开了窍,说出来的打算有条有理,这下任由璇玑她们怎么劝也不改变主意,想想要是能单枪匹马挑拨太后和皇后,顺带将皇后拉下凤位,说出去,也是极为厉害的成就啊。
其实谢徳仪想得这计划确实挺好的,也有实用性,关键她不知道乔虞早早送了封威胁性过去,现在太后正满世界找是谁知道这事儿并写信给王嫔的,谢徳仪这边往坤宁宫这么一动,太后按在坤宁宫的人便飞快地将消息传了过来。
哐当,天上掉下来的哪是什么机缘,是口摘不下来的大黑锅啊!
太后起了杀意,打算找机会把谢徳仪给偷偷料理了,结果下一秒就被告知说霍妃求了皇上暂时为谢徳仪解禁,让她能来参加太后的寿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