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衙内_作者:素衣渡江(371)

2020-02-09 素衣渡江

    杨戬被笑,脸上过不去,强行笑道:“上个我没听清,高提点再说一个谜语吧。”

    要一雪前耻。

    “好吧。”高铭道:“树上有五只鸟,射下来一只,这时候树上还剩几只鸟?”

    这一次,杨戬听得清楚,没有同音字的陷阱,五只减去一只,答案呼之欲出,“还剩四只!”

    “答案是一只没有,其余四只都吓飞了。”高铭耸耸肩。

    糟糕,大意了!杨戬懊悔。

    听到这个答案,刚才想和杨戬同样回答四只的人都捏了一把冷汗,幸亏没抢答,要不然丢丑的就自己而不是杨戬了。

    杨戬深吸一口气,不能可他一个人欺负吧,他看向同样是太监的童贯,“哈哈哈,我是不行了,你来试试吧。”

    老杨你不讲究!童贯心里骂。

    童贯虽然身为太监,但却有胡子,乃业内的一大奇观,众同行只有羡慕的份儿。

    此时呼吸一促,胡子飘了下,“哈哈哈,都是坊间流传的俏皮话,我没听过就不来了。”

    关键是童贯听没听过不要紧,官家没听过。

    要是平时,这种东西肯定登不上大雅之堂,但今天不一样,元宵节,官家与民同乐,放松身心,又不是严肃的场合,讲些笑话逗官家一乐,调节气氛,锦上添花。

    于是就听赵佶笑道:“朕还想听高爱卿讲几个,你来回答吧。”

    你想听为什么不让他给你出题?!童贯内心咆哮,但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同意了,看向高铭,臭小子你掂量好,给我出个简单的听到没有。

    官家都说他想听了,高铭就只好讲了。

    童贯现在是枢密使,大权在握,除了在官家和蔡京面前,那是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

    但在皇帝面前也只能伏低做小,“是。”

    高俅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心里则想,儿子快说,不用给我面子。

    高铭装作为难的样子,“那就讲个简单的吧,特别简单,童公公听好。有个厨子炒两种豆子,一种是红豆,一种是绿豆,炒啊炒,炒啊炒,终于炒熟了,他把豆子往盆子一倒,说来奇怪,红豆子和绿豆子自然而然的分开了,这是为什么?”

    童贯道:“这不是灯谜吧?”

    “的确不是。”高铭看向赵佶,“官家,我这……”

    “不打紧,只要是谜题就可以,而且刚才高爱卿也说了他想得谜题不符合灯谜的谜面,但这无伤大雅。”赵佶道。

    于是童贯还得回答,这时候轮到杨戬笑眯眯了。

    郓王带笑的看了看高铭,再看向黑着脸拼命思考的童贯,克制笑意。

    慕容彦泽瞅高铭,你都打哪儿听到这些稀奇古怪的谜题的?炒豆子,为什么分开?完全想不通。

    时间一点点过去,在童贯思考的时候,其他人都在想,但明显童贯打算玩拖字诀,就不说答案,等高铭说出答案,他就说自己也想到了,只是还没来得及说出口,来保住面子。

    可这时,不待见他的太子赵桓开口了,“想不出来,可以求助别人,蔡太师博古通今,一定知道答案。”

    好家伙,蔡京也噗通下水了。

    蔡京脸上波澜不惊,心里直骂,这高铭的破谜题,显然都不是正经路子,专往偏处想才能解答,任由满腹经纶,也答不了这玩意。

    简直是把他拉到市井混混的水平,在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他。

    赵佶也没想那么多,笑道:“蔡爱卿也帮着想一想,要是答对了,朕有赏。”又看高铭笑道:“你更有赏。”

    高铭立即拜谢官家,然后笑眯眯的看蔡京和童贯。

    皇帝有兴致,大家都得配合,况且皇帝也只是出于娱乐的目的,叫大家回答一个谜语而已,没有梗着脖子扫兴的道理。

    童贯思来想去,不能叫蔡太师丢脸,不就是个破问题么,答不上来就答不上来,这有什么的,他如果答错了,但是答得有趣,能叫官家开心,未尝不是一种化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