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衙内_作者:素衣渡江(39)

2020-02-09 素衣渡江

    慕容彦泽哪里见过这样的水军引战行径,微张嘴巴吃惊的道:“你真是满肚子坏水啊。”

    “这不是坏水,这是智慧水。”高铭满面笑容的道。

    想到了就去做,一放学,高铭和慕容彦泽立刻变身行动派,先去球场外选择布告栏的地址,叫工匠们拿着高铭的设计草图回去制作布告栏的展板和木桩。

    他则和慕容彦泽回了慕容家,找了个门客,由高铭口授大意,由门客润色写成得体的文字。

    没多久,一片雄文问世。

    总结起来,文章大意:不是我说,你们现在看好的夺冠球员,我觉得都是垃圾。并且不点名的罗列了各种理由:年纪大的,脚法花样变数少的,长得丑的。

    这些人都太垃圾,不相信大赛魁首会从这些人中间选出。

    还有几组选手没有比试,希望还有球技高超的人在,否则蹴鞠大赛真叫人乏味。

    打击范围之广,目前崭露头角的全部中招。

    就连门客写完都擦着冷汗道:“千万不要泄露是我写的,我还有老婆孩子啊。”

    高铭却很满意,越是腥风血雨越好,文人、尤其是国子监的同窗们闲着也是闲着,为蹴鞠文化事业添砖加瓦不是很好么。    事不宜迟,当天夜里,告示板就悄悄的立了起来。

    趁着月黑风高,一个人拿着浆糊,迅速将文章贴好就跑。

    很快,当夜排队买票的人们就发现了这块多出来的告示板,以为是主办方张贴的注意事项,结果走近一看,才上面贴着的是文章。

    提起灯笼,一读,直接气翻一大片。

    有人气不过刚要上手撕,就被一个守护告示板的护卫握住了手腕,“不能撕,这块板子是给大家发表看法用的,主人家吩咐,任何人都可以在此贴文章。”

    “那就任由这种狗屁文章展示吗?”

    “这是你认为的,我却觉得有理有据,你不服气的话,可以反驳他,写好了贴在这篇文章旁边就好了。”大汉按照吩咐如此回答。

    “好好,等着,我明天、不,一会就写文章反驳这篇狗屁不通的东西!”

    被惹怒的人群中但凡识字的都纷纷举拳,跃跃欲试。

    有的人甚至已经开始打腹稿,酝酿如何最大限度的回骂这篇文章。

    ——

    高铭从慕容家出来,刚回到高府,就立刻被送去看大夫。

    一个头发花白,一看就经验丰富的大夫,名副其实的老中医。

    而诊断的结果也很简单,一个字:虚。一句话:衙内您真的很虚啊。

    高铭一点不意外,他大病初愈不虚是不可能的,但显然老中医的虚是另一层更深的意思。

    “要节劳啊,衙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直接烧成秃山,以后就没得烧了。”

    高铭只能硬着头皮听医生叮嘱,“嗯嗯,以后烧以后烧。”

    第二天一早,高铭喝了一碗汤药,嘴里泛苦的出了门,正好在院子里碰到要坐轿子出门的高俅。

    高俅知道儿子喝了汤药,一脸的欣慰,正要对儿子说话。

    高铭则抬眼瞅了眼他爹,口中道:“以后烧以后烧。”然后便苦着脸飘然而去。

    高俅一头雾水愣在原地,“以后烧什么?”

    ——

    国子监的同学,半夜排队买球票者有,熬夜写文章者有,于是上课不是睡倒一片,就是打哈欠一片。

    而之前的落后分子高铭则成了少数精神奕奕认真听讲的人。

    博士一边讲课,一边怀疑人生。

    这究竟是什么状况?为什么高衙内比其他人还认真好学?

    咱们国子学还能不能好了?

    ——

    下学后,高铭没敢乱跑直接回府,因为几天后有假期,再浪不迟。

    一进门,下人便来报,说有个人自称姓时,只听衙内差遣,不敢怠慢,安排在会客厅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