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吧,谁不想亲眼看看这个珍贵到天下只有一个的人物?
江南的富户士绅们集体震动了,只要自家石头能够脱颖而出,自己就能进宫面见皇帝,自己能见到官家,以后跟其他富绅相处,自然而然也能高人一等。
再说,都见皇帝了,皇帝还不得给点赏赐?
这种荣誉体验,值得付出大代价去追逐。
至于高铭走后,朱勔会不会派人来抢石头,那就另说了。
相信自家石头这么棒,一定能夺得前三名,献给官家。
不就是块太湖石么,赶紧把家里藏着的拿出来参加比赛。
高铭见消息传播开了,还不忘叫人散播危机感。
“高大人只在江南待几个月,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等明年再献出石头就没这个待遇了。”
事实证明,百姓在藏东西不叫官府发现方面的确有一手。
朱勔本以为自己已经把江南地区,刮地三尺,谁知道,竟然还能蹦出来这么多石头。
所以,等李清照和赵明诚来到杭州的时候,看到的是几乎陷入疯狂的太湖石热。
“不是说,江南苦花石纲久已了么?”赵明诚看着妻子,吃惊的道。
其实李清照在来的路上就发现了,吃饭住店的时候,经常能听到歌姬唱一些主题是太湖石的词,她还纳闷呢。
原来在杭州城内早就太湖石热了。
“这大概就是高大人在信中所说的新局面吧。”李清照笑道。 太湖石能炒这么热, 跟花石纲之前声名远播的烂名声有很大关系。
究其原因,是朱勔自己将好处都占了,贡献石头的人家不仅没好运, 反而被盘剥,这才导致怨声载道。
而高铭不盘剥百姓,反而让真正献出石头的人获利,所以获得了空前的支持。
太湖石选美搭配“我和太湖石的故事”征文, 相得益彰。
因为内容不限, 题材不限,高铭发现来稿内容是变着法的控诉朱勔的横征暴敛恶行。
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的状子。
比如“我和太湖石的故事, 充满了血腥, 朱勔害我家破人亡。”之类的内容, 频频出现。
但凡是这类内容的,高铭都默默的收了起来。
布告板每天都有新文章贴出来,但是碍于时间紧迫, 从最开始的一篇文章, 到每天的五篇,甚至十篇文章。
围绕这块告示板,还生出了许多事。
比如心灵脆弱的书生听到人家议论他写得不是太好,不该入围, 竟然激动之下要跳河, 被朋友给拦下来的。
而有些文章写得太好, 大家悄悄怀疑是某个文坛大手套了马甲参赛, 议论纷纷,该大手出来特意辟谣的。
告示板这块一直都很热闹, 流量完全不用高铭担心。
——
正式报名之前,高铭考虑到石头搬运不方便, 就叫应奉局的人上门登记,只要石头符合参赛的规定,就给报名。
应奉局的人不敢不听高铭的话,但也都在内心暗暗打定主意,消极怠工,一天能登记完的,给他磨个十天。
“本官决定,入户登记者,如果能在月末前,登记五个,则开当月俸禄的一点五倍,登记十个,开当月俸禄的三倍,以此类推。”高铭又抛出来重磅决策。
应奉局内能吃拿卡要的都是上面掌握权力的,基层跑腿的多数还是拿死俸禄的,听了高铭的话,有当场就表现出兴奋,跃跃欲试的,也有表现得不感兴趣,十分冷漠的。
结果,隔天,大家就发现表现冷漠的那些,一点不落人后不说,甚至还厚颜无耻的枪同僚手下的“客户”。
有的时候,甚至有人刚到应奉局说要登记参赛,就有两个小吏同时起身要跟他走。
很快,登记报名工作就做好了。
而高铭这边,则和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正式见了面。
三个人一碰见,心里都忍不住的想,原来就是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