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衙内_作者:素衣渡江(677)

2020-02-09 素衣渡江

    赵佶已经知道,女真野蛮又强大;幽州民众抵抗意识强,不能强攻;辽国又有割让幽云的想法。

    求稳的话,的确以助辽抗金为条件,拿回幽云是最好的办法。

    高铭继续道:“总之,宋国应在辽金两国间周旋谋利,与金开马市贸易,并且叫他们的皇子进汴梁,教他们礼仪为何物,另一边,与辽协商割让幽云,如果大宋既有幽云,又能叫辽国做马前卒和屏障,抵抗金国,让他们相互消耗,而大宋趁机练兵自强,方可保全自身。”

    赵楷、郑居中都赞同地点头。

    蔡京和童贯也终于知道高铭昨天提到幽云十六州是什么意思了,原来真是辽国有断尾求生的想法。

    高铭这边除了他自己之外,还有赵楷和郑居中,反对派是蔡京、童贯。

    本来历史上还有个王黼,但现在被罢黜在家,反对派势力削减不少。

    赵佶内心属于偏向联金灭辽的,但本质墙头草,哪个方案益处大,他就支持哪个。

    高铭觉得自己胜算还是很大的。

    这时,蔡京担忧地道:“幽云是辽国赋税重镇,他们岂会轻易割让?光以宋金联盟相威胁肯定不行,得另外给以好处。这个代价,必当相当昂贵,就怕不比以兵攻打来得少。”

    说到底,心里还是没放弃联金灭辽的想法。

    赵佶颔首,是啊,该给辽国什么额外的好处呢?给少了,对方肯定不干,给多了,伤筋动骨。

    “高爱卿,你可有什么主意吗?”

    就听高铭掷地有声地道:“有。”

    赵佶眼睛一亮,“快说来。”

    他的父亲神宗皇帝曾立下遗训:谁能夺回幽云十六州,谁就能加封王爵。

    赵佶看着眼前的高铭,心道,难道这王爵要落到他头上?    听说高铭有主意, 赵楷的身体微微前倾,期待地看高铭,他现在很紧张, 毕竟高铭的口中说出的将是事关大宋未来安定康宁的大计,影响深远。

    高铭没有急着说出自己的策略, 仍旧是慢慢分析, “如果张口叫辽国永久割让幽云, 他们必然不允许。要知道辽国俯瞰中原百年, 要不是金国突然起兵, 他们对宋国一直在心态上是傲慢的。叫他们拱手让出富庶的重镇, 其心里上的耻辱感, 不亚于我大宋拱手交纳岁币。”

    其他人在这点上还认同的,辽国人的国力衰退了,但骄傲依然在。

    “所以呢?依高爱卿所见该如何?”

    高铭道:“我觉得, 对辽国人说, 租借幽云十六州三十年, 每年交纳租金二十万两。一步步来,先将幽云收到宋国手中再慢慢图谋。”

    “租借?”赵佶怔了怔,“三十年?只有三十年啊。”

    三十年后岂不是要还回去?

    “三十年后岂不是要还回去?”蔡京道。

    他不愧能坐稳相位的人,赵佶想什么,他一清二楚。

    想赵佶之所想。

    赵佶想要的是永远吞并幽州和云州极其下辖州府,并不想有个什么三十年期限,留个闹心的尾巴。

    “还不回还回去, 那就要看大宋的国力跟辽国的国力了,谁能励精图治, 这幽云就在谁手中。”高铭分析道:“而且就像咱们觉得这幽云早晚有一天会还回去,那辽主心里想必也有这样的盼头。至少留着一丝希望, 他心里才能容易接受些,面子上也好过。”

    否则的话,耶律延禧那个心态,必然不愿意拿出幽云地区。

    但是如果期限是三十年,那就不一样了,耶律延禧已经快五十岁了,按照这个年代的寿数,他也快归天了,能不能收来,将这笔债留给儿子,如果儿子收不回来,那是儿子不会要债,与他没太大的关系。

    童贯咂嘴,“就算辽国肯给,就像给别人养孩子,终究养不熟。况且再给他们二十万两白银,这不是顶算将刚取消的岁币又转送回去了吗?”

    “就这样,辽国都未必肯给,还那么多挑头?”高铭道:“将幽州拿回来,哪怕只有三十年,有国门可守,绝对是合算的买卖。再说,辽国内忧外患,能不能支持三十年,还是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