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衙内_作者:素衣渡江(734)

2020-02-09 素衣渡江

    高铭当然也想升职加薪,但嘴上谦虚地道:“为国效力是臣应该做的,怎敢妄求加封。”

    赵佶觉得这个人情叫蔡京卖一下也挺好的,正好缓和一下两代臣子的关系,对蔡京道:“你告诉他吧?”

    蔡京满脸堆笑地道:“官家要提拔你做少宰。”说完,得意地捋着胡须,就等着高铭年少轻狂,喜形于色的样子。

    郓王笑看高铭,父皇做了正确的决断,提拔了忠臣和能臣。

    赵佶一脸期待高铭表情的模样,皇帝也是人,付出也想要回报,他给了高铭这样大的晋升机会,对方一定高兴疯了,疯狂表忠心才是。

    屋内所有人都挂着大大的笑意,艳羡地看高铭,等他谢过官家,就抚掌祝贺他。

    就在这时,却见高铭长长一揖,“官家,臣万死不能接受。臣资历尚浅,实在无法承担少宰一职!”

    这是把他放在火上烤啊,适当的升职加薪,他是喜欢的。

    可任命为少宰,这不是捧杀,烈火烹油么。

    盛极而衰,物极必反。

    关键赵佶有用贬官来“锻炼”官员的前科,蔡京就这么被他用贬谪起复玩了四次。

    他高铭不想步蔡京后尘。

    他坐到少宰的位子,哪天赵佶觉得他高铭应该下基层锻炼一下,他不毁啦?

    赵佶以为高铭在谦虚,笑道:“诶,资历尚浅可以磨砺,你收复了幽州,又与花荣琢磨出了练兵之法,能力毋庸置疑。”

    高铭解释道:“官家,臣能收复幽州,全赖郓王临危不乱的英明领导,若没有郓王殿下把握整体方向,做臣的引路明灯,臣如何能与辽国人谈妥?至于练兵之法,也都是众人智慧的成果,郓王殿下,花荣、李纲、陈东、陈朝老,每个人都有份,我不敢独揽大功。”

    蔡京坚决扶高铭上位,笑道:“官家,您看,高铭不仅有出众的能力,又有如此的美德,德位相配,实在应该登上相位,为国效力。”

    你在皇城司,奈何不了你,等你成了次相,到了老夫的阵地,就叫你见识见识老夫的手段。

    高铭见蔡京这么积极,就知道是他的主意了。

    心里先骂了一句老东西,果然还是你最坏!

    高铭抬头看赵佶,“臣年纪尚轻,现在只想做大宋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搬到哪里,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官家这般信任臣,对臣委以重任,但是臣心里清楚,六部之事,每一件都关乎国计民生,臣实在缺乏民生的相关经验,不足以统率全国的规划。能将未来金国来访这一件事处理好,已经不容易了。”

    郓王这时回过味来了,高铭封王已经叫人眼热,不宜在短时间内升任少宰,便道:“宋江和三司的人去金国贩马,就要接金国的使臣们来了,到时候金国的人员必然由高铭接待,他以少宰的身份接触他们,的确不太方便。”

    高铭以皇城司的身份做事,目前是有利的。

    而且他握着皇城司,助他上位也更方便。

    赵佶耳根软,一琢磨儿子的话有道理,金国那边不能放松,皇城司那边对金国的应对方案都是高铭一手操办的,临时换人不合适。

    再者,本来提议高铭做少宰,只是蔡京的主意。

    他之前在兴头上,便同意了,如今高铭不愿意接受,他也不会逼他。

    不过,他还是很满意高铭的表现的,年轻人,就该这么谦虚。

    他颔首,“那么少宰一事,就暂时搁置罢。先将金人来访处理好。”

    高铭心中松了口气,口中称道:“官家圣明。”

    蔡京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声色,心里冷笑,不急,来日方长。

    赵佶就叫人撤去写了一半的诏书,继续练他的瘦金体,问赵楷,“练兵之法编汇完了吗?”

    “儿臣已经将练兵之法总结了。”昨天赵楷自己在府邸内消化练兵方法做总结,从内法练心,到外法强身,分门归类的做陈述。

    赵佶没想到儿子做事如此勤快,心中越加喜欢。